紙上談兵的典故(鄧稼先當年為什麼不紙上談兵)

情感導師 9588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歷史學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是研究包括人類社會一切問題在內的科學,中國與西方都是如此!研究歷史,最基本的治學態度是:求真。歷史已經成為過去,真實已無法還原,但是,人們仍然可以努力逼近真實。

老子騎青牛圖

第一、老子是學歷史的

從「入流」與「不入流」說起:

紙上談兵的典故(鄧稼先當年為什麼不紙上談兵)

《漢書·藝文志》裡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褔、古今之道。」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則記載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在東周當史官的,因為他了解歷朝歷代的典故,洞察世事,所以,寫了《道德經》,創立了道家學派。

那儒家是幹嘛的呢?儒家是當官的,用今天的話來講,是研究行政學的,「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班固認為先秦時期的學說總共有「十家」,即: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陰陽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農家者流和小說家者流。

十家當中有「一家」是不入流的,那就是小說家者流,因為「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小說其實也是廣義上的歷史學,不過不是「史」,而是「稗」,稗就是稻田裡的雜草,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東西,為什麼還能夠當作諸子百家之一呢?孔子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

孔子問道於老子,顯然孔子是老子的學生

這就是「入流」與「不入流」最早的出處。

在英語裡,歷史一詞名為「history」,而故事一詞是「story」,「history」一詞意為:他們的故事。古希臘的歷史為什麼是「他們的故事」,而不是「我們的故事」呢?因為古希臘都是城邦國家,地盤小,人口少,故事也就不多,寫來寫去寫的都是別的城邦的故事,歷史就是:他們的故事。

在現代漢語裡,歷史的繁體字是「歷史」,這個詞彙是來自於日語,在近代,是日本人把「歷」與「史」合併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現代漢語詞彙,諸如:經濟、政治、物理一樣。中國古代傳統的學術,是經、史、子、集,稱之為「四庫」或者是「四部」,在「四部」之中,史學排名第二。

「史」這個詞最早是指史官,所謂「君舉必書」、「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君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需要史官記錄。但是,這些記錄往往是秘而不宣的,深藏於宮闈之中,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監督君主。中國古代的皇權,並不是不受任何限制,天子要注重後世之人對自己的看法,所謂蓋棺定論即是如此。中國古代的監察機構,稱之為「御史台」、「御史」就是先秦時期的「史官」發展而來的。

在西方學者看來,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是老子,而不是孔子,孔子的學問是教人做官的,可以稱之為「行政學」,老子才是真正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的專業其實是歷史學,《漢書·藝文志》裡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褔、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術也。」

老子化胡說,老子到了印度,變成了佛祖

御史是屬於言官系列,言官往往是風聞言事,什麼叫做風聞言事呢?就是捕風捉影,沒有確鑿的證據,就胡說八道。言官在朝廷言事,君主要「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自《出師表》),對的要聽取,不對的,不採納就可以了,而不能隨便擅殺言官。

海瑞上書嘉靖皇帝,相當於摸了老虎屁股一把,嘉靖帝大怒,最後,還是忍住沒有殺他。嘉靖皇帝駕崩的那一天,海瑞痛哭流涕,這足以說明海瑞是一個真正的忠臣,而不是「賣直」或者博出位的。嘉靖皇帝把海瑞留着,其實是想讓他輔佐他的兒子隆慶皇帝的。

隆慶年間,海瑞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開黃浦江、清退田地等等,海瑞被老百姓譽為「海青天」,還說他是「包公再世」。

但是,到了萬曆年間,海瑞漸漸被冷落,沒有了實權。如果隆慶帝與萬曆帝能夠重用海瑞,革除時弊,萬曆一朝的文治武功,將會更加輝煌。

東西方史學的最大不同:西方人喜歡寫他們的故事(世界史),中國人喜歡寫我們的故事(中國史)。

古希臘的一次戰役

為什麼有此不同呢?因為西方自古希臘開始就是小國寡民,而中國自西周開始就是大一統的王朝。

司馬遷寫《史記》,他總結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第二:兵家的來源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裡將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稱之為「十家九流」,但是,「十家九流」當中並沒有兵家。那麼,兵家是從哪裡來的呢?

先秦時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孫子,孫子的代表作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里有濃厚的道家思想,主要體現為「太極」、「慎戰」。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形兵之極,至於無形」。

我們讀《孫子兵法》,其實,就會發現史家、兵家與道家是密切相關的。道家與史家洞察世事,對歷代成敗、存亡、禍褔之事的典故了如指掌,因此,《孫子兵法》裡才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說法。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不輕言戰爭,因為「兵者,國之大事」,弄得不好,就把自己的父母之邦給搞滅亡了。

中華文明能夠延綿至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把「兵者」看作是「國之大事」、不輕言戰爭。在四大古文明中,中華文明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文明是存續時間最長的一個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早已灰飛煙滅,而中華文明依然存續至今,商代的殷墟甲骨文,在晚清民國時期被發現,我們依然能夠看得懂幾千年以前的文字,這在西方國家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的典故來自於長平之戰,此戰是戰國末期最殘酷的一場戰役,趙國40餘萬將士的性命被葬送。

趙國的軍事實力,在戰國七雄之中並不弱,長平之戰,秦國之所以能夠取勝,就是因為趙國中了秦人的反間計,把老將廉頗換成了趙奢之子趙括,趙括熟讀兵法,但是,卻沒有多少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趙括的兵法學得很好,自以為了不起,但是在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情況下,匆忙上陣,致使趙國40餘萬將士灰飛煙滅,成為千古笑柄。

楊振寧、鄧稼先與楊振平在美國的合影

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抗戰的大後方,有兩所著名的高校,一所是設在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還有一所是設在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

魯迅藝術學院的校訓是:「緊張、嚴肅、刻苦、虛心」;西南聯合大學的校訓是:「剛毅堅卓」。西南聯合大學與魯迅藝術學院,是中國文化的長征,在抗戰的大後方,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火種。鄧稼先、楊振寧其實都是西南聯合大學的校友,新中國「兩彈一星」元勛有8位都是西南聯合大學的校友。

魯迅的全家福

在戰亂的年代裡,同學們都能在緊張、嚴肅的氣氛下,虛心、刻苦學習,今天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更不能學趙括,紙上談兵,而忽視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飛機狂轟濫炸的昆明,西南聯大的同學是如何做到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呢?

最後,讓我們來學一篇美文:《跑警報》。

「聯大同學也有不跑警報的,據我所知,就有兩人。一個是女同學,姓羅。一有警報,她就洗頭。別人都走了,鍋爐房的熱水沒人用,她可以敞開來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個是一位廣東同學,姓鄭。他愛吃蓮子。一有警報,他就用一個大漱口缸到鍋爐火口上去煮蓮子。警報解除了,他的蓮子也爛了。有一次日本飛機炸了聯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彈,這位鄭老兄聽着炸彈乒乒乓乓在不遠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圖書館旁的鍋爐上神色不動地攪和他的冰糖蓮子。」

標籤: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14 16:06:12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很靠譜,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

頭像
2024-04-06 00:04:39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4-01-08 02:01:01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1-24 11:11:36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