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好友阿來和我分享了一件「特別尷尬」的事情:
某天她去上班的時候,在大廈電梯間遇到了隔壁部門的一個同事,兩個人曾在一個項目組有過合作。
她想打個招呼,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滿腦子都是對方的微信暱稱。
雖然之前在微信上有過交流,但此刻她只能尷尬地沖對方笑了笑。兩人進了電梯,很有默契地都不出聲——一個抬頭盯着電梯的樓層數,另一個則扭頭看廣告屏。
電梯一開門,他們就像被解放一樣,逃也似的跑回了辦公室。
「其實,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妨礙你們閒聊幾句啊。」
「不知道聊什麼,我跟他根本不熟,太尷尬了,只恨不能發個表情包。」
其實,阿來並不內向。
但我發現真的有不少年輕人和她一樣——一方面是微信聊天的好手,可另一方面,當他們在走廊、電梯、茶水間之類的地方遇到不太熟的人,根本不會打招呼,而是趕緊把目光躲開。
和不熟悉的人聊一些不重要事,這種行為在英語裡有一個專門的詞:small talk,翻譯過來就是「微交談」,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各種公開場合和陌生人閒聊。
也許有人覺得,不過就是幾句寒暄,不說也沒什麼損失,有話在微信上溝通也是一樣。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她是如何做到的?
微交談的力量,非常大
當時,戴愫從美國的學校畢業後不久,還沒找到工作。有一天,她走出公寓大樓,有一位中年男士為她拉住了門。
戴愫低頭瞥見他拎着一個手工布包,就隨口誇了一句:「Nice bag!」(很漂亮的包!)
這男士很開心,眉開眼笑地說:「Got it from China。」 (我從中國買的。)
戴愫有點驚訝,故意用中文感謝了他紳士的拉門之舉,「謝謝你」。
這男士居然回了一句:「mei wen ti。」
兩個人就像對上了暗號,同時停下來,站在那裡聊了起來。
在交談中,這男士得知她剛畢業,正在找工作;而戴愫得知這位男士的公司正需要一位有中國背景的專業人士,幫忙啟動一項和中國商家合作的大項目。
就這樣,戴愫只是說了一句誇讚的話,就和陌生人開始了一次「微交談」,前後花了不到10分鐘,最後卻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後來戴愫如此評價這件事:「那一刻,我的人生被打開了一扇門。」
類似的事情還不止一次發生。
後來她從國外回到上海,接她的是一個上海本地司機。
這大叔看上去心情很好,笑容滿面地幫她放行李、開門,還哼起了小曲。
換作一般人,特別是有「社交恐懼症」的,哪怕心裡好奇司機為什麼這麼高興,估計也不會問,而是沉默地玩手機、聽音樂。
但戴愫直接就問了:「看您今天興致很高,有啥開心事兒嗎?」
司機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原來,他做律師的女兒今天回國,今天也正好是女兒的生日。
就這樣,兩人天南海北地聊了起來,聊親情,聊上海的發展,聊海外生活,聊國內生活。
聊着聊着,戴愫提到,她剛回到國內,還沒找到合適的地方住,這司機居然說:「我家有幾套房子還挺不錯的,要不你來看下?」
就這樣,這位司機最後成了戴愫的房東,而且房租的性價比特別高。
後來,戴愫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
「重要信息都是在非正式渠道流通的,重要關係也是在非正式渠道結成的。」
很多人總愛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並不是真的不想社交,而是他們低估了與人交往的作用。
人這一輩子,總是暗藏着幾個關乎成功的關鍵時刻,但這些機會都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要靠自己和周圍人的主動攀談,和他人建立連接,才能得到的。
你不去交流,不去攀談,哪怕別人掌握了能夠改變你命運的鑰匙,你們也不會產生任何交集。
「微交談」的作用,就是讓你能用最小的付出,最大限度地產生和他人的連接,與他人共享信息和資源。
不少商業大佬,都是在飯局或者高爾夫球場敲定大部分的合作。
不少作家,在才思枯竭的時候,總愛去找人聊天,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甚至建議年輕編劇「畢業頭十年應該去開出租車」。
鄧文迪能遇見默多克並成為他的妻子,首先是因為她能進入默多克的公司,並能接近默多克。
那她是怎麼進入默多克的公司的?
飛機還沒到香港,鄧文迪就拿到了默多克旗下的香港衛星電視公司總部實習生的工作。
可以說,每一次和別人的交談,都蘊含着巨大的可能性,你所交流的陌生人,可能成為你以後的同事、朋友,甚至愛人。
在和他們的交流中,你或許能獲得不少有用的信息,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新的機會。
毫不誇張地說,人生的每一次巨大轉變,都有可能源自和他人的交談。
學會微交談,只需三步
既然和陌生人打交道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要如何和他們進行「微交談」?
或許有人會說:「我天生性格內向,怎麼能和陌生人聊天呢?」
戴愫指出,「微交談」並不來自個人天分,而是一項可以後天習得的技能,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再加以練習,不管你性格如何,同樣能走出舒適區,和陌生人攀談一番。
她介紹了推進微交談的通用三步驟——「說,問,說。」
也就是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先做一個陳述,然後問一個開放式問題,最後再陳述。
戴愫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在一次媒體舉辦的酒會上,她想和旁邊的男士搭訕,但並沒有直接開口。
她瞥見旁邊的電視屏幕出現了特朗普的鏡頭,於是先做了一個陳述:「這位美國總統一直是年度爭議人物啊。」
戴愫解釋,之所以要用陳述話語開頭,是讓對方有所準備。
否則對方和你不熟悉,你一上來就連珠炮式地盤問,這和對待犯人沒什麼區別,對方只會很不適應,覺得你冒犯了他。
那位男士聽戴愫這麼說了一句,扭頭看着她,或許是好奇這女士是不是在和他說話。
戴愫看對方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就趁機問了一句:「請教一下,中國媒體界的專業人士是怎麼看待他的?」
這就是三個步驟中的第二步,問對方一個開放式問題。
問完了問題,對方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第一種是他會滔滔不絕地回答問題,這時候你只需要靜靜地傾聽就好;
第二種可能是,他回應不多,那麼你就要準備好退路,換一個話題,而退路就是用自我陳述結尾,這就是第三步「說」。
在當時,那位男士的反應是第二種,他回答得很簡潔:「說實話,我對他也不太了解。」
於是,戴愫就用了一個自我陳述來接話:「我也沒怎麼研究過他,我只記得十年前見過我的美國老闆和特朗普的一張合影,那時候他的髮型比現在還有個性,當時我們都在開玩笑,幸虧沒颳風啊。」
說完,戴愫和那位男士都哈哈大笑起來,兩個人就這樣攀談起來,雙方都聊得很開心。
這樣的辦法,能夠運用在各個領域,只要你反覆練習,就不怕和陌生人交往的時候沒話可說了。
「說」——用一個陳述句開場。
「問」——提開放式問題,根據對方的反應,進入下一步。
「說」——對方回應簡潔,再接一個自我陳述。
你參加活動,想和旁邊的人搭話,可以說:「主辦方找對地方了,這地方真漂亮。(陳述)你以前來過這裡嗎?(提問)」
你在水果店外排隊,想和身後那個人聊天,可以先做陳述再提問:「北京的夏天好熱,我眼睛都冒汗了。(陳述)你是北京人嗎?(提問)」
至於對方如何回答,你需要說得多還是聽得多,取決於當時的氣氛、對方的脾性和投入程度。
對方不太想說,你可以多說一點,偶爾提問一下對方;對方滔滔不絕地說,你就保持傾聽的態度即可。
總而言之,你不僅要懂得說什麼,還要學會感受對方的態度和相處的氛圍。
正如戴愫所說的:
「一個人的社交力,並不是指他的某種特質或者能力,也不是指他可以落落大方、語驚四座,而是指他和對方的互動關係。」
和陌生人打交道
先從第一句話開始
說到這裡,或許你對「微交談」有了一定了解,但可能還是會擔心:要是我就是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那該怎麼辦?
戴愫給出了一個關鍵策略:「先從第一句話開始。」
出小區大門遇到保安,就說一句話:「咱們小區後門的鎖已經修好了,效率好高!」
上車坐定了,就和司機說一句話:「周一早上交通這麼順利,難得啊!」
在公司茶水間遇到不熟悉的同事,也就說一句話:「你和我一樣,公司的早鳥。」
不要覺得一句話太渺小,它能帶給你遞增的進步。
每天和陌生人說一句話,慢慢就能拓寬舒適區,讓你勇敢地和陌生人交流。
沉默和開口、端着和放鬆之間的距離,比我們想象中要短得多。
你只要鼓起勇氣,一步就可以跨過去。
如果你想實現人生的彎道超車,那「微交談」絕對是必須掌握的捷徑,願你能足夠自信,和別人實現有意義的連接。
標籤:
評論列表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可以幫助複合嗎?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