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你描述你和你男友的家庭背景時,你說:「他父母的關係不是很好,經常吵架,他爸爸易怒......」
我想說:一個人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會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都受到自己成長環境的影響
今天我來講講:如何從本質上去了解你的伴侶,了解你們的戀愛模式。
簡單來說,大部分情侶是因為兩個人相處起來不開心了,不舒服了,不願意跟對方溝通了,所以才會分手。但是,吵架也好,溝通不當也好,還是別的一些矛盾也好,說到底,本質上都是因為你們戀愛的相處模式不同。
「遠叔,我們分手的原因是因為我太作了,他受不了。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作死,他對我越好,我就越沒有安全感,總害怕他會離開我,越害怕我就越會去作,直到他受不了了,和我分手........」
其實這是很典型的戀愛相處模式「差異化」。
戀愛相處模式的「差異化」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他就不斷地接受來自這個世界的信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然後就是親朋好友,接着就是老師,最後再到出了社會後的老闆同事.......這些人都會影響我們對於這個世界,對於身邊的事物的認知與看法。
所以一個人的戀愛模式,也受到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前者更多是在從小到大成長里,被父母及其他陪伴你的家人影響;後者的影響多來自過去的伴侶,老師,身邊的朋友,甚至是出了社會接觸到的同事。
就拿上面那個例子來說,其實女生之所以會因為男生對她太好而感到恐懼,言外之意是她在一段親密關係里的戀愛模式一直是「沒有人可以無條件對我好,我必須要付出一些東西,才能獲得愛情」的狀態;
而男生的戀愛模式是「我愛一個人,我就要無條件對她好,我要把我最好的東西給她」。前者對戀愛的認知是:愛是有條件的,愛是需要付出的;後者對戀愛的認知是:愛是無私的,愛是無條件地付出。
正是因為他們對於戀愛的認知不同,所以兩個人戀愛的時候,才會出現不一樣的表現。這種差異也會給他們帶:「對方不愛自己」的錯覺。
比如下面我模擬一下這兩種戀愛模式的內心獨白:
女生:如果你愛我,為什麼我什麼也沒做,你就要對我這麼好,是不是你準備隨時離開我?
男生:我愛你,我想把一切都給你,但是你每次還是質疑我不愛你,言語上打擊我,我覺得你根本不愛我,為什麼你的愛意味着傷害?
也正因為這種戀愛模式的差異,才讓兩個本來相愛的人,走到了分手這一步。
所以,兩個人之所以分手,歸根結底還是戀愛模式的區別,只有當你了解了你伴侶的戀愛模式,你們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彼此,懂得她/他的需求。
下面我們就先來說說,影響戀愛模式的第一個因素:內部環境
我上面提到,一個人的戀愛模式最開始的啟蒙老師,應該回歸到父母身上。
「父母和我們是如何相處的?他們是怎麼對我們表達愛的?如何通過言語偶or肢體來傳遞?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積極or迴避?」這些種種都是影響一個人戀愛模式的首要因素。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面提到:「母愛是無條件的,孩子即使什麼都不做,或者就算是做錯,也不妨礙母親去愛。而父愛則是有條件的,父親是教育孩子,「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
可能有的人沒有看明白,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在小的時候,如果你考試成績沒有達到父親的要求時,不能與父親期望的一樣,沒能滿足父親想要看到的成績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會被父親批評指責與不滿,從而越來越深的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我們通常說的「嚴父」;
而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與父親不一樣,對於孩子的小錯誤可能不會批評,對孩子的哭泣會心軟而安慰;而父親可能會希望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甚至會讓孩子停止哭泣。
可能有的人會抱怨,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其實愛的形式是有很多形式的,愛也沒有對與錯的分別,無論是無條件的母愛還是無條件的父愛,都是一個人成長過程所需要的。
而父愛是怎麼樣的,父愛告訴你: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願望,因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
父愛的本質在於:服從成為主要美德,不服從會以收回父愛作為懲罰。
父愛與母愛不同的點在於:母愛幾乎沒有消極的一面,而父愛有。因為它是有條件的,必須有報答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很大可能會失去他的愛。而父愛積極的一面在於,會讓我們為此去奮鬥去努力,擁有父愛。
所以當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缺失一方的愛的時候,人的性格,對待戀人的模式都會受其影響。
比如:倘若一個男生在成長過程,母親雖然愛他,但是對孩子過分縱然或專橫,而父親在家裡比較弱勢,沒有承擔家庭的大部分責任,這個男生會模仿母親的行為,長大以後願意去愛別人,也願意去關心保護別人,但是卻不夠獨立和自製,甚至缺乏承擔壓力的能力。
假如你的挽回對象脾氣比較好,容易被你帶領,又或者你很作他也很包容你,習慣性去依賴你,但是他的異性緣特別好,也特別愛和女生聊天(不是聊騷),那麼很有可能他的成長環境就是上述的。
像這樣的人,可能很多女生會認為他們很花心很渣,其實這只是表象而已,他們已經在童年時期就習慣性依賴「母親」,所以長大以後,他們會習慣性尋找類似於「母親」角色的人,去依靠,與女生聊天只是本能去依靠女性,覺得很有安全感,除了依賴「女性」,他們也會依賴「權威及有權勢「的男人。
又比如:倘若一個男生在成長過程,他的母親比較強勢,對他很苛刻嚴厲,比較冷酷,而在他的成長環境中,母親和父親對他的愛都是有條件的,都是需要他去付出的。長大以後,他可能會去模仿父親的行為,發展成為一個父性傾向的人。
首先他會對周圍的事務都比較苛刻挑剔,即使在親密關係中也是如此,他會對伴侶提出各種要求。其實這是因為他在童年過程沒有體會到」無條件」的母愛,他缺乏接受無條件的愛的能力,所以才會如此。
所以,當你的挽回對象是一個在親密關係里非常挑剔苛刻,又比較獨裁,固執的人,那麼他很有可能是這樣一個家庭環境出生。
每個人出生的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戀愛模式。除了受內部環境的影響,一個人的戀愛模式還受到成長環境中外部環境的影響。
那什麼是外部環境呢?
比如:影響你很深刻的戀人,親人或者老師,甚至是同學or朋友,這些人有可能影響到你的戀愛相處模式.
我舉個例子,曾經遇到一個妹子,她的男友老懷疑她,不信任她,常說的一句話是「女人都一樣」,這個男生曾經的三段戀愛都是被劈腿,但是女生是一個做事情有自己分寸的人,兩個人也相處很好,只是男生過于敏感........
這是典型的受過去戀人的影響很深的戀愛模式,他的每一段感情都是被女方背叛,即使可能在這幾段感情里他都是很認真付出過的,卻還是很不幸被三次傷害,你說他還願意or還敢信任女性嗎?其實他也很愛你,所以他願意和你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只是他真的很害怕再次被愛人傷害,所以會比一般男性敏感不少。
又或者,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如果被男性傷害過,她在一段親密關係里,其實會表現比較疏離對方,又或者是比較迴避親密行為,因為她潛意識裡,對男性會排斥,或者是不信任,害怕被傷害,害怕受傷,當她們也沒有對自己伴侶坦白過去的一些傷害的時候,伴侶可能因為她們「太作」而分手。
所以一個人跟你分手,一定要找到他跟你分手的本質。因為分手往往不是由單一一件事引起的,而是長期的需求缺失和隱患在一次矛盾後的徹底爆發。
最後,沒有一個人人上來就能跟你的戀愛的模式完全吻合,也正是因為這種差異,所以才讓你在每一次戀愛中都得到成長。不論在沒在談戀愛,我們始終記住要去做一個成熟的人,學會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也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
標籤:
評論列表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求助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