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參加了性與親密關係諮詢師的培訓課程,培訓期間經過授課老師的推薦閱讀了幾本書,其中一本叫做《肯定性諮詢法》。如果你對性、性別方面存在着諸多困惑,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答疑解惑。下面藉助書中的內容,簡單聊聊性別和性取向。
性別的三種理解
我們日常習慣了男女的二元區分,以為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了。然而,這其實是僅僅根據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做出的區分。除了從生理角度去理解性別之外,也有從心理角度對性別做出的區分。比如有的人生理性別雖然為男性,但是內心想法卻是將自己認同為女性,並且這種內心的認同是如此的強烈,仿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覺。這就體現了一個人的心理性別。除此之外,每個人還會遇到第三種性別,那就是社會性別。所謂的社會性別指的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對生理上而言男女性的行為、特質等的規範與要求。比如我們的傳統文化認為男性應該是陽剛的、堅強的、有淚不輕彈的、擔負掙錢養家職責的,女性則是溫柔的、善解人意的、感性的。這些都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為我們建構起來的男性和女性的社會性別的形象。
大部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別會與我們所處的文化規範保持一致。然而,我們也會遇到由於三種性別的不一致而帶來的困擾。比較常見的比如我們有被描述為娘娘腔的男性,也有被形容為女漢子的女性,這兩種情況就是生理和心理性別與我們的認知一致,但是社會性別與我們的常規認知不一致的結果。我們也會遇到生理性別為男性,但是心理卻認為自己是女性的情況。我們知道的做變性手術的新聞就是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一致的情況。
性取向的理解和誤解
性取向是指一個人在性慾上和情感上持久的被某種性別所吸引,它包括了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無性戀等。其中除了異性戀之外,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關於同性戀的信息了。與異性戀者相比,同性戀者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們的情感和性慾指向同性。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大量的材料證實同性戀是先天的,比如從基因變異、染色體異常或腦垂體角度去證實;然而,也有大量材料證實同性戀是後天的。這些材料從幼年經歷、成長經歷角度去證實。所以,同性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至今仍然是個謎。然而,當我們陷入在討論同性戀天生與否過程中時,我們很可能是將同性戀視為一種病態,或者視為一種不正常的現象。這對於同性戀群體而言是一種非常不公正的待遇。根據研究,一個社會中同性戀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在3%-6%之間。
同性戀者的去污名化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973年,同性戀行為從美國的疾病分類系統中被去除;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去除;2001年,《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鑑定標準中去除。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對同性戀者的恐懼心態。一位多年來為同性戀者爭取權益的資深學者也坦言自己並未完全擺脫恐同心理。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認識恐同心理並且堅持去戰勝恐同心理。
標籤:
評論列表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