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喜歡一個人」的難度好像是不同的?
有些人好像很容易動心,一不留神就會陷入愛情;而有些人似乎特別難喜歡上別人,這樣的人通常被冠以「母胎SOLO」或者「注孤生」的名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你很難喜歡上一個人?
在這之前,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常常被我們掛在嘴邊的「喜歡」,到底是什麼?
關於「喜歡」的4個思考
1. 對你來說,喜歡是什麼?
喜歡一個人,你可能會想和這個人產生聯結,任何意義上的聯結。比如小時候男生欺負女生,不知道怎麼表達,只能通過欺負這種方式,但這其實也是聯結的一種,Ta可能當時只能想到這一種。
喜歡一個人,你可能會經常想到 Ta,並且想要聯繫Ta,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你也許會想到Ta就心跳加速,想要和Ta有肢體接觸,希望了解關於Ta的一切,覺得Ta什麼都好,不好的地方也很可愛;你會想要給Ta所有自己覺得好的東西。你可能會特別渴望和這個人在一起,在一起很開心,會幻想很多未來的事情,想起Ta會忍不住想笑。
也有人說,喜歡是感覺的度量。淺一點的是好感,深一些的是愛。好感很容易產生, 好感進階到喜歡的關鍵,對某些人來說是能否產生和對方發生性關係的欲望。」
2. 什麼時候你會承認自己喜歡上了一個人?
對於這類人而言,需要有更多確定的因素,比如對方更明確的反應、更多認識和接觸的機會和更多的安全感,他們才能開始考慮自己是否真正喜歡一個人。
3.什麼叫做很難喜歡上一個人?
對照以下的情況,來判斷自己是否很難喜歡別人:
a.要花很長時間確認: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於好感的標準,可能你自己都很模糊,自然難以判斷對他人的感受;
b.別人不太容易達到你「喜歡」的標準: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標準太高很難達到;
c.一旦『不喜歡』一個人就不會改變:
當好感發生後,首先不會因為好感而主動接近對方,一個人等待好感消磨殆盡(大部分情況下確實這種好感會消失),並且一旦察覺到對方身上有自己的雷點,就速速離開。
如果從上面3條中,你發現對自己來說,「喜歡」他人的這種情緒確實不常產生,或者難以持續。那麼可能你就是很難心動的類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我為什麼很難喜歡上一個人?
1. 你可能有着剛硬的個人邊界
每個人覺得適宜和舒適的邊界感是不同的,有的人的邊界更柔軟——他們更能允許和接受他人的接近,不論是物理上的接近還是心理上的接近;有的人的邊界更堅硬,他們有着更高的「防線」,因此要靠近他們也是更不容易的。
在社交場合中,柔軟型邊界和剛硬型邊界的人就像是手機上兩種不同的默認模式。邊界柔軟的人對外界有着更加信任和開放的態度,他們更願意和別人更多的開展互動。對於他們來說,是默認可以和別人開展關係的。而只有很不喜歡一個人時,才會不互動,或者是停止互動。
相反,邊界堅硬的人則是默認不互動的。只有已經明確有特別感興趣的人時,他們才會開始互動。這種默認模式的差異,決定了前者本身就會和更多的人發生互動,因此也有更多通過互動和了解喜歡上一個人的機會。
2. 可能與戀愛觀有關
如果你的戀愛觀是屬於「宿命型」,即傾向於認為一段關係只有「命中注定」和「不適合」兩種情況,那麼你可能就很難喜歡上別人。
「宿命型」戀愛觀的人相信一見鍾情的愛。他們對伴侶的通常有一個豐富而具體的想象,而顯然,找到一個完全匹配他們想象的人並非易事。他們很難給沒有在第一眼就吸引他們的人機會。其中既包括允許對方和自己有更多接觸的機會,也包括在心理上將對方納入「有可能的對象」的機會——即便對方身上的一些可能吸引他們閃光點是需要更多相處才能感受到的。
但,一見鍾情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宿命型的人在數量上可能的確會擁有更少的喜歡的人。
2. 對「喜歡」的認知不同
在我和不同的人去聊這個話題時也會發現,每個人在說「喜歡」的時候,其實都並不完全是在說同一件事,甚至可能是在表達非常不同的概念。
比如,有的人會覺得自己不討厭一個人、願意和Ta出門就代表喜歡;有的人把喜歡簡單定義為「想睡」,但也有人表示自己也可能會想和情感上一點也不喜歡的人發生性關係。有的人會區分「好感」和「喜歡」,但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一回事。而即使是都會把「好感」與「喜歡」分開,把多少程度的好感定義為喜歡也是因人而異的。
因此,那些對「喜歡」的定義更加苛刻的人,自然給進入到這個名單里的人設置了更高的門檻,也就幾乎註定了他們名單里的人將寥寥無幾。
4. 更難心動可能也與生理因素有關
費洛蒙是一種與嗅覺相關,但又高於嗅覺的物質,我們經常覺得自己被某個人身上的某種味道所吸引,但又很難描述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甚至可能意識不到自己被某人吸引是源於Ta的體味。另外,人們對不同氣味的偏好度、敏感度是有差異的。有人喜歡的氣味普適性更高,一個寬泛的範圍里的氣味都能夠喚起他們的欲望。而有些人的普適性則低一些,他們可能喜歡的氣味更少,甚至只能被某種非常具體的氣味喚起。
但其實,人們的多巴胺系統也有着不小的個體差異,比如對外界刺激敏感度的差異,以及整體活躍度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對於一些人來說,多巴胺的分泌是更容易和頻繁的,反之亦然。研究還指出,那些多巴胺系統活躍度更低的人,更不願意為了可能獲得的獎賞付出認知和行為上的努力,尤其是當獲得獎賞的可能性比較低的時候
愛情或許也是如此。付出努力的話,你有可能在其中獲得很大的獎賞,比如兩情相悅的歡愉。但對於那些更難被刺激的人來說,這些獎賞在一開始就顯得沒有那麼誘人,即便大腦里已經有了一些波瀾,這些相較於別人更微小的波瀾也不足以讓他們付出努力將其升華為「喜歡」
喜歡,也許並沒有那麼難
在第一部分中可以看到,很多人表示,「只有在對方也喜歡我,或者至少感受到對方有好感的信號的前提下,我才願意承認自己是喜歡Ta的。」
由此我想到,或許人們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難喜歡上他人,只是他們不一定總是願意承認自己的心動,畢竟並不是每一次的心動都會強烈到讓人印象時刻到無法忘懷。而那些未說出口的、細碎的、微妙的心動,只要我們選擇了不承認,經過時間的洗刷它們可能會真的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不在我們的心上留下一點痕跡。
不願意承認可能是因為不安。一旦承認了自己喜歡上了某個人,幾乎是免不了地想要更靠近對方、和對方更進一步。但「爭取」這件事本身,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寧願切斷這種心動的信號,待在自己絕對安全的舒適區內。
所以,與其說是有些人更容易喜歡上別人,有另一些人更不容易;不如說是有些人更願意去喜歡上別人,另一些人更不願意。那些更願意喜歡上別人的人,會給更多的機會讓彼此接觸、產生更多的了解,向對方走得更近。因此也更不容易錯過可能性。而更不願意的那些人,則更拒絕、更需要遇到格外強勢的他人、或者某種特定的時機、或湊巧特別匹配的互動節奏。
最後想說,不容易心動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你不需要被別人影響,更不需要以此來評判自己或別人。但我還是希望你不要輕易給自己貼上這樣一個特定的標籤,因為一旦你認同了它,它就也一定會反過來限制你的可能性。
而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更多地發現和看見他人的身上的魅力,那麼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標籤:
評論列表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