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好了,我們隨時都能吃到餃子,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是一定要吃餃子的,而且在年夜飯上餃子也是最主要的食物之一,餃子已經成為春節的代表物之一,可是你知道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嗎?
想要知道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餃子是怎麼來的?在《廣雅》中,記載了一種食物——餛飩。但是這裡面的「餛飩」的樣子可不是圓圓的一團,而是月牙狀的,也就是我們如今餃子的模樣,這是三國時期的「餃子」。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它開始流行於民間,因為人們喜歡帶着湯一起吃,所以叫它「餛飩」,當然這是一種推測。那麼餃子是什麼時候跟現代吃法一樣的呢?是在唐代,而它的名稱來自於宋代的「角兒」。這種叫法延續了很多年,直至民國時期還有這種叫法。
而在春節吃餃子這個說法,是從明清開始的。吃餃子的時間一般是在過了子時再吃,一家人聚在一起,咬着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的餃等同於「交」,這裡意味着團團圓圓,這是討個吉利的說法,於是一直流傳到今天。而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食品,原因有四個:
一是按照古代的習俗,餃子是過年祭祀後食用的食品。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
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三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據有關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
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在我國許多地區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
標籤:
評論列表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