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沒有掌握正確的追女生戀愛的方法,所以追着追着就變成跪舔,成為大家口中的舔狗了。導致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就算喜歡一個人都不敢再去追求了。
今天,關於舔狗我們暫且按下不表,先談談喜歡。
說到喜歡,最近熱度超高的一部影片《少年的你》值得一提。
儘管它的主題重在描述校園欺凌,卻也不落俗的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喜歡。
影片中,身為小混混的男主,陰差陽錯喜歡上了成績優異的高中生女主。
混混與學生的身份衝突,比起普通人,他能做的只有保護她不受欺負。
但又礙於自己不乾淨的身份,怕玷污女主的聲譽,他只能選擇相隔幾米尾隨其後。
就這樣,他形影不離、風雨無阻的守護了女主整個學生時代。
甚至,在女主失手誤殺他人後,為了保全女生的大好前程,他自編自導了一場假案現場,把所有罪名攬在自己身上,代替其入獄。
這樣為愛自我犧牲的行為,不知道算不算大家口中的舔狗。
倘若算,這也並不見得會被人嫌棄。畢竟,影院坐席中不斷被其感動的抽泣聲,足以證明這種用力去愛的行為是打動人心的、是被接受的。
倘若不算,那我們為得到自己喜歡的人所做的努力,恐怕遠遠不及影片中男主那麼壯烈。他都不算舔狗,我們又有什麼舔狗可言。
記得小時候,我們對異性表達愛慕的方式不像如今耍的五花八門,卻足夠拼命、赤誠坦蕩。
比如,攢着本就不多的零花錢,送她一份驚喜;冒着父母謾罵的風險,跑去假裝偶遇見她一面;硬着頭皮挑燈學習,只為給她解決不會的難題...
現在呢,小心翼翼的喜歡,躡手躡腳的追求,怕被人當作舔狗。
好像隨着我們不斷的成長,喜歡也逐漸從用力過渡到了博弈。
取而代之的,是開始琢磨付出與回報如何平衡。
可平衡與否我們沒有自己的標準,OK不OK也取決別人的嘴。
別人說這樣做不對,我們也附和說它不對。別人說那樣做是舔狗,我們就覺得確實是舔狗行為。
就像小時候,有人喜歡打籃球,有人喜歡玩遊戲。
那時候,我們評判一件事情的好壞,唯一標準是自己是否熱愛。
可這個標準,並不見得被過來人認可。
過來人覺得讀書才是唯一有用的事情,籃球和遊戲頂多算個業餘愛好,甚至某種程度來說,這算不務正業。
畢竟,他們的認知里,不管籃球還是遊戲,怎麼努力都是白費,並不能有所收穫。
這種努力與收穫的不平衡,讓他們認為不值得為之付諸努力。
隨後,我們開始覺得過來人講的不無道理,付出與回報不平衡就應該放棄。
殊不知,後來有人打籃球進了NBA,有人玩遊戲月入百萬。
講這些,並非說那些聽從別人而放棄自己追求的人不對。
畢竟,堅持或放棄都是一種選擇,不存在對錯之分。無論哪種選擇,我們選擇過後都需要承擔它帶來的後果。
想告訴大家的是,別人的看法僅代表着他的經歷。
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我們很有必要親自走一遭。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我們有必要大膽的去追求。
就像小時候,不問付出多少,為喜歡的事物絞盡頭腦,直到撞了南牆。
在這之前,別人的吐槽其實並不重要。
尤其喜歡這件事,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每個人都需要親力親為。
有可能,我們多努力一點點,就離自己想要的結果近一點點。
對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事,努力追求吧,其實毫無什麼舔狗可言。
標籤:
評論列表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求助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