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手機早已不單單作為一項通訊工具了,更多的是作為娛樂、社交、工作等的綜合體。然而,曬朋友圈不知不覺成為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我們曬旅遊、曬美食、曬心情、曬自拍,朋友圈便成了濃縮千姿百態的地方。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發朋友圈的意義何在,到底有哪些動機促使了你發朋友圈,發朋友圈到底有哪些好處?僅僅是為了把妹嗎?
朋友圈是你的歸屬
大學的時候,我們都愛把心情發在朋友圈,開心不開心都要發,心情一般也要擺出一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樣子來。但隨着畢業,很同學都不再像以前那樣屁大點事兒都在朋友圈裡發發發了。我不得不說的是,我的大學好朋友衛東卻不是這樣。大學期間,一心要申請英國倫敦大學交換生的他,學習努力,踏實勤奮,為了申請上甚至有點不食人間煙火,所以跟我們班其他同學也沒有太多的交流,很少在班級群發言,朋友圈對於他來說只是可有可無的擺設。
畢業之後,他成功考上了倫敦大學的研究生。半年之後,他再也不是我曾經認識的那個學霸。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居然每天以最低2條的信息消費起了朋友圈,就這樣開始刷起屏來。
起初以為他是因為剛到英國新鮮感泛濫,可能過幾天就消了,但是以這種狀態已經持續到了現在,差不多快一年了。每天則以流水式的內容發——倫敦的天氣真的比成都晴朗許多;這裡的小孩似乎都要比國內的活潑得多;英國油炸薯條真的不一樣,我愛你倫敦......
反正每天都圍繞着天氣、美食、運動、講座、上課那點事說來說去,還時不時朝着祖國的方向仰望45°感傷抒懷表達對祖國的思念。我們都忍不住對他說了句:東二狗,你變了,不再是以前的那個東二狗了。
回國之後,衛東告訴我們:在國內根本不知道距離是什麼,可是到了英國才知道自己里家人,離朋友有多遠,身邊的中國人屈指可數,只有打開手機看看朋友圈,才感覺到自己是跟你們是聯繫在一起的,只要手機離身,就會倍感陌生和孤獨。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原理解釋了衛東的例子,人滿足了最原始的生存需求之外,還有更高一層的歸屬需求。他通過發朋友圈獲得與朋友家人的聯繫並形成互動,讓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下也能獲得自我存在感和安全感。這樣長期安全感的需求,就不斷加深了他每天發朋友圈的行為,久而久之這種行為便成了一種習慣。
所以,朋友圈是一個可以讓你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一個虛擬空間,並且你可以在這個空間裡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朋友圈是你的第二張身份證
現如今朋友圈早已成了你的第二張身份證,是我們第二世界,它承載着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狀態、我們的心情、我們的社會地位等,直接就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價值所在。
原來我一看,這個男生朋友圈是醬式兒的:
這傢伙轉發了大量的成功學洗腦經文,自己的照片、生活信息一張也沒有,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的空白,這怎麼讓一個人去了解你呢,萬一你是一個七八十歲老頭呢?我們也不知道。所以,我也不難怪我的表妹看過頭像後與翻朋友圈後兩種狀態的落差。
在20年以前,我們的展示面是通過書信來傳達的,如果你的字跡很漂亮,書信內容富有文采,對方看了之後可能就會對你產生良好的印象。在10年前,我們的展示面是通過QQ頭像和當時的簽名來傳達的,但這些傳達方式都不全面,根本無法深度的來了解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也十分淺顯。所以在今天,朋友圈的出現就是為了全方位的傳達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你的生活品味,你的社會價值等。
在這個快節奏的今天,在任何關係的開始,人們都不會花太多的時間來了解你,為了快速讓別人記住你,所以打造好完善的第二張身份證勢在必行。而這張身份證承載的是你自己的照片,你的生活,你的工作。
朋友圈是你的把妹神器
大家都知道一個良好的朋友圈就是一個良好的展示面,只要展示面做得足夠有逼格,就會瞬間對女生形成吸引,這也是每家戀愛培訓團隊強調打造好展示面的原因。但是有很多兄弟以及很多其他同行都不知道的是朋友圈還會產生一種曝光效應,會加快對方對你形成的熟悉感和安全感。
所以,當你持續不斷的刷朋友圈,對方就會慢慢的對你熟悉起來,慢慢的接受你在她朋友圈的存在,並且伴隨着你的DHV展示,就會輕鬆吸引到她。所以,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建議你加到一個女生,要過幾天再去和她聊天的原因。但是,你要注意到過而不及,你不能因為曝光效應就天天發好幾條朋友圈來刷屏,那就不叫吸引了,叫做騷擾。一般來說,每天發的朋友圈信息不超過2條。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是趕快去打造好屬於你自己的朋友圈......
標籤:
評論列表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