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到別人禮物時,表達感謝不要說「謝謝」,而要說收到禮物的心情。比如:
哇塞!這個東西我想要好久了,沒想到你就給我買了,你實在太懂我了。我好開心呀!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換位思考一下,我們精心挑選了一個禮物,最擔心的就是對方會不會喜歡我們所送的禮物。
如果對方表示出了對禮物的喜歡,還告訴我們這正是他們想要的,我們也會非常開心。
所以,禮物是別人精心準備的,我們要用心去回應。
2、表達對別人的感謝時,一定要有具體事例來支撐。這樣的感謝會顯得更真誠。比如:
我真的很感謝你,當時在我迷茫時,你給我的XX建議對我幫助巨大,正是你的指導,我才有現在這樣的成績。
3、讚美別人,不要欲揚先抑,而要先揚再揚。
舉個例子給你看看:
拉小黑屋說法:經理,我剛看到你時,感覺你年紀很小,還擔心過你行不行,沒想到接觸後你這麼厲害。
更好的說法:經理,我剛看到你時,覺得你年紀這么小就能身居高位,能力肯定很強才能這樣,接觸後我發現果然如此!
第一種說法把不好的說在前頭,即使後面說得再好聽,別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會落在不好的那一句。
這聽着就好像你去面試,對面試官說:「雖然我不會,但是我可以學習一樣。」
所以,不要採用欲揚先抑的說法,要先揚再揚。
4、邀請別人聚會時,在最後再上一句「如果你怕太晚了,可以早點走。」
邀請別人參加聚會時,很多人喜歡把一件事說得太完美,太誘人。
但其實這對有些人來說反而是壓力。
因為他們會擔心只要一參加聚會,整個晚上就會困在聚會裡無法脫身,想要早點走又會掃大家的興,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就會拒絕。
所以在邀請對方後,末尾加上一句「如果你怕太晚了,可以早點走」,這樣就減輕了給對方的壓力,他就會比較願意嘗試了。
5、在別人講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不要潑冷水。比如:
朋友:這件裙子無論是款式還是顏色都是我喜歡的!
死亡回應:這裙子顏色這麼老,你皮膚有點黑,穿起來會顯得更黑。
更好回應:我也覺得這裙子和你很配,不過你也可以試試另一個顏色的,我覺得也和你很配呢!
6、別人請你幫忙時,無論能不能做到,都不要快速答應,更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你可以先思考一會,如果決定幫,就和對方說:
我試試看吧,我也沒有太多把握。
這樣對方對你的預期不會太高,你辦成了,對方對你會只會更加感激,沒辦成,對方也不會怪你。
7、想讓人做一件事,利用期待效應,成功的概率會更大。
期待效應,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是一個人被賦予更高期望後,他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
比如,我有個朋友想讓她男朋友幫忙擦窗戶,以前她會這麼說:
你去把窗戶擦了,一點兒家務活也不干!
她男朋友聽了一肚子火:
我很忙,沒時間做家務,你愛干不干!
兩個人很快就吵起來了。
後來,她學了這招期待效應,現在她就這麼說:
你個子高,過來幫忙擦一下,你一伸手就能夠到,真厲害!
她男朋友聽了後頓時心花怒放,馬上就拿過抹布去擦窗戶。
所以,想讓人做一件事情,要多利用期待效應,少用命令的口吻,這樣對方也會很樂意幫你。
8、當別人尷尬時,能化解別人尷尬的人,情商都很高。
比如上大學時,有一次一個同學遲到了一會,小跑進教室的時候,不小心絆了一跤,摔了個四腳朝天,所有人都看着他,憋笑憋得厲害,這位同學臉也憋得通紅。
老師看到了,很幽默地說了一句:「這位同學真聰明,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大家這是講課的重點呀!」所有人都笑了,這位同學也笑了。
9、不要在比你___的人面前說你___。
不要在比你矮的人面前說你矮。
不要在比你窮的人面前說窮。
不要在比你胖的人面前說胖。
如果你說了,別人生氣翻臉了,真不要怪別人。
10、想讓一件事落實到行動,要讓人去想「如果做這件事,我要怎麼做」。
比如你之前打算和幾個朋友聚餐,可是喊了很久也沒成。如何才能更好落實這個聚餐的提議?
一般說法:大家說好周末要去聚餐的,可不要推脫呀!
更好說法:大家說好周末要去聚餐的,你們周末哪個時間段更有空?想去哪種類型的餐廳?對餐廳地點有沒有要求?
這樣說之後,大家就會開始朝着你說的方向去討論,越聊越具體。
11、把是非題變成選擇題。
是非題,就是回答除了「接受/不接受」外,就沒有其他選擇了。
比如:
你今天負責洗碗好不好?
這樣的問題只能回答好或者不好,沒有選擇的餘地。
但是如果把問題改成選擇題,聽起來就不一樣了。比如:
你想選擇洗碗,還是選擇做菜?
聽到這個問題的人,下意識就會去比較哪個選項更好,然後再做出選擇。
12、如果想讓別人往好處想,就往好的方向提問。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正面檢驗策略」。
也就是說如果你問對方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他會傾向於根據你的提問方向,從記憶中尋找能夠符合的地方。
比如,你問對方:「你是個責任心強的人嗎?」,他就會回憶自己做過哪些責任心強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想要讓對方往好處想,就要往好的方向提問。
舉個例子:
一般說法:你今天過得怎樣? 更好說法: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兒?
當然,如果你想讓人宣洩情緒,也可以往壞的方向提問,比如:
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煩心事?
舉個例子,你想向HR推薦一個認識的人,
一般說法:XX領導力特別強,絕對是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了!
更好說法:雖然我和他只合作過一次,但在那次合作中他展現了很強的領導力(可接具體事例)。如果他這次能夠發揮同樣的實力,我認為他非常適合這份工作!
14、別人自黑時,千萬不要跟着自黑。更好的做法是捧一下對方,然後再黑自己一把。比如:
朋友:唉,我最近胖了好多斤呀!
死亡回應:對呀,你怎麼變這麼胖了,你最近吃什麼了?
更好回應:我沒這麼覺得呀,我只是發現你最近氣色好好呀。你看我最近總是熬夜工作,臉色特別差。
15、對付強勢的人,要裝呆子。
強勢的人並不怕另一個強勢的人,但他怕遇上死板的呆子。
所以如果遇到一個很強勢的人,不要被嚇得不敢說話,或者大聲痛哭,而是裝呆子。比如:
經理:為什麼不接電話?
你:手機沒電了。
經理:這是理由嗎?
你:可是手機真的沒電了。
經理:要求手機24小時開機,為什麼沒電了?
你:我知道,可是手機真的沒電了。
別笑,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最後經理都沒轍了。
16、別人訴苦時,不要好為人師,給人建議。
一定要記住一條原則:朋友和你訴苦,吐槽煩心事時,如果他沒有問你該怎麼辦,就不要給建議和和講大道理,對他說:「你應該這樣做......」 "你其實可以這樣......"
這是因為,當一個人在訴苦和吐槽時,更希望得到的是理解,而不是建議。
所以,朋友訴苦時,我們要適時點頭表示理解和認同,然後還要說一些表達情緒的話,比如「你可真是太難了」「如果是我,我也很生氣」。
17、對自己不是完全認同的觀點,先進行肯定,然後再以補充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角度。比如:
你的觀點很有意思......,我試着補充一個角度......
「有意思」這三個字,即不說贊成,也不說反對,但是在對方聽來很舒服,他也更願意傾聽你接下來要說的觀點。
18、被別人開玩笑時,最簡單的回應方式是「自黑」。
開玩笑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善意的調侃,一種是惡意的攻擊。
無論哪種情況,如果你很嚴肅地對對方說:「哪有這樣,你不要亂講!」,其實都會瞬間冷場。
相反,如果被人開玩笑,你還能用開玩笑的方式來自黑,就算別人是惡意攻擊你的,他也沒有繼續下去的動力了,你反而不會那麼尷尬。
如何自黑?一個極易上手的技巧就是——比你想的更嚴重。
舉個例子看看:
A:你唱歌怎麼那麼難聽?
你:這叫難聽?不要瞧不起人,我還可以唱得更難聽!要知道,別人唱歌收錢,我唱歌真是要收屍呀!
再舉個例子:
A:你英語成績怎麼那麼差?
你:不要瞧不起人,我英語差,可是我語文更差呀!
19、和一個內向的人聊天,要善於摘櫻桃,尋找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談話中的櫻桃,指的是對方話語中一些特殊的詞語,也就是可以開啟對方話題的關鍵詞。比如:
A:你周末幹嘛去了?
你:我去我同學那玩了?你呢?
A:我哪也沒去,一個人待着。
這裡的櫻桃就是「一個人」,想要讓談話繼續下去,就要抓住這個詞,繼續聊下去。比如:
你:一個人待着也不錯。那你一個人的時候願意做什麼?
A:我喜歡看電影。
這裡的櫻桃「電影」出現了,那麼我們就可以問問對方喜歡看哪些類型的電影,或者最喜歡的電影是什麼。
以上的對話很正常,但有些人到後期一聊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成了「麥霸」,完全忽略對方的感受,談話全部圍繞自己來。比如:
你:你最喜歡的電影是哪一部?
A:XXX。
你:我也看過那部電影,不過我不太喜歡。我更喜歡的電影是......。
結果你說了半天,都只是你一個人在說,對方完全插不進去你的談話。這就不是一場好的溝通了。
20、說話要從對方的利益出發。
舉個例子,你買了一箱橙子,但是太多了吃不完,希望分一點給朋友吃,應該怎麼說?
一般說法:我買了一箱橙子,但是太多了吃不完,給你分一點吃。
更好說法:天涼了容易感冒,聽說多吃點橙子可以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所以我買了一箱橙子,和你分着吃。
在第一種說法中,雖然你是好意,但是有些人聽了就會認為你吃不完才想到自己,心裡會有疙瘩。
但是第二種說法就是站在對方的利益來考慮,對方聽了反而會很感謝你。
標籤:
評論列表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