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也是人們獲得各種資訊的一個途徑。沒有聊過天的人不好找,但因為聊天而生氣的人卻是隨便一抓一大把。本來開開心心的聊天為什麼會聊不下去了,嚴重的甚至還反目成仇了?無非是一起聊天的人三觀不合,誰也說服不了誰,話不投機半句多。問題其實都是出在自己身上,沒搞明白為什麼要聊天,更重要的是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態。
聊天一般都是在茶餘飯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談資五花八門,除了國是,什麼都可以談。現在生活節奏快,人們聚在一起聊天的機會不多了,大多是在微信群里聊天,因此聊天的人群比過去大多了。各種人聚在一起,三觀不合的人就容易起爭執。其實三觀完全相合的人是很少的,十個人九顆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同三觀的人講講各自不同的觀點,其實也是挺好的,這也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一個窗口。
成年人的三觀已經形成,有的人能夠與時俱進,那是因為他一直在不斷學習新知識,了解新情況;有的人故步自封,那是因為他不願意接受新生物,不了解新情況,不學習新知識。抱有開放心態的人是不會因為聊天而生氣的,因為聊天生氣進而排斥三觀不合的人,必然會走向自我封閉。聽不得不同觀點,甚至動輒上綱上線,別人自然也會敬而遠之。長此以往,這樣的人只能聽到一種聲音,看問題簡單化,思維就會退化。
聊天的本來目的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觀點說給別人聽,暢所欲言,當然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共鳴。但聊天不是情況通報,不是一言堂,而是互動,所以同時也要傾聽別人的所見所聞和觀點。如果別人不認同自己的觀點,可以試着說服別人;如果說服不了,那就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是不是正確?如果誰也說服不了誰,那就求同存異,沒必要非爭出個高下長短來,不妨讓時間來證明。
其實,能夠聽到不同的觀點是好事,這樣就可以知道對同一件事,原來別人有不同的理解。那就不要急於下結論,不妨再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觀點是否有偏頗,如果自認為正確,那就堅持,但不要去強求別人一定要接受自己的觀點,時間能夠證明一切。急於在短時間裡說服別人,如果對方也是這種心態,本來應該是進行辯論,但辯論常常轉化為爭吵,那就把天聊死了,甚至還會反目成仇,這是雙方的錯。這樣的聊天不僅沒有帶來樂趣,還會搞壞心情。
有一句話叫真理越辯越明,但現實中辯論卻常常異化成爭吵,問題出在不能平等相待。本來大家都是朋友,是平等的關係,誰也不能盛氣凌人,強迫命令別人。如果不能擺正心態,別人不接受自己的觀點就誓不罷休,那就只有翻臉,從此一刀兩斷,再也不做朋友了。這種心態的人是不會有所進步的,因為直到把天聊死,他都沒明白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聽不得不同意見,就意味着不能兼容並包,長此以往自己的視野只會越來越狹窄,偏見也會越來越深,最終難以自拔。
現在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智能算法根據人們的觀點偏好,投其所好精準推送同一類信息,使一些人誤以為外面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從而不斷強化其固有觀點。這樣當這些人看到不同信息和不同觀點時,就無法接受,並且非常反感。如果再有不同的觀點跟他爭論,就會怒火中燒。人生走到這一步,其實就比較悲催了,因為這些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哪裡出了問題,相反覺得都是別人的錯,所以常常很不開心,這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
如果只跟三觀相同的人一起聊天呢?說得好聽一點,這叫人以群分;說得難聽一點,這叫臭味相投。如果大家都是一個鼻孔出氣,是非不分,凡是你說的我都贊成,凡是別人說的我都反對,這樣的聊天或許能夠帶來一時的暢快,但長此以往卻會帶來更多的不快樂,因為三觀完全相同的人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人的觀點是不盡相同的,強求別人與自己保持一致是不可能的,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因為這個不開心,那就有得不開心了。
世界本來是多元化的,此生能夠看到不同的事物,了解不同的信息,聽到不同的觀點,其實是很美好的。有一句話叫從善如流,真理並不是都在自己這兒的,如果在別人那兒,那就應該愉快接受,這也是一種學習。聽不得不同觀點,排斥不同信息,無異於拒絕接受新知識、新思想,故步自封,那就不可能與時俱進,最終將被時代所淘汰。
標籤:
評論列表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