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這個浪漫主義盛行的時代,我們都會美化喜歡,也會去美化愛,認為心動是喜歡和愛產生的標誌,實際上愛並不像浪漫主義形容的那樣的虛無縹緲。
我們會喜歡誰、愛上誰,這不是由命運決定的,而是我們選擇的結果。
我們喜歡和愛一個人的本質都和我們自己有關。
心理需求
你的媽媽愛你,也許她確實是在無條件地愛你,但真的是無條件的嗎?她的前提就是你得是她的女兒,如果你不是她的女兒,她就不會無條件地愛你。
實際上,無論是愛情、友情,又或者是其他類型的關係,當我們不再神化這些關係,我們就能洞穿所有關係的本質。
任何一段關係的開始,都是由彼此的心理需求決定的。
尤其是在愛情中,這一點體現得是非常突出的。
你之所以會喜歡一個人,是因為這個人能夠滿足你的某種心理需求,但是沒有人會承認他之所以喜歡對方,是因為對方滿足了他自己的心理需求。
他只會告訴對方,對方有多麼迷人、多麼特殊,如何吸引了他。
這是因為我們的心理需求幾乎都是來自於我們生命的早年的創傷經歷。
因為他們不確定對方是否能夠接受,為了提高關係的成功率和避免自己受傷,大部分人都會這麼做。
接下來我們會發現,隨着兩個人關係的深入,他們都會暴露出他們原來掩藏的特質,並且想要對方接受這些特質。
這個過程代表着關係往往是具有欺騙性的。如果我們在關係開始的初期沒有能夠鑑別出對方身上的自己不能接受的特質,比如說濫情,當關係深入的時候,我們付出過多,我們就會難以抽身了。
心血辯護效應是社會心理學認知失調理論中的一種現象描述:我們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對它的態度就會越喜歡。
富蘭克林曾經為了說服自己的政敵,然後找這位政敵借書,化敵為友的故事就是運用了這個心理學效應。
我們喜歡一個人的程度是由這個心血辯護效應決定的,在愛情中,分手越難過的是投入越多的人。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女生離不開渣男,這是因為旁觀者並沒有發現在這個女生和渣男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往往這個渣男對這個女生呵護備至,這個女生的防備心逐漸瓦解。
當她開始投入這段關係,到了後期就算她發現這個男生是一個渣男,她也難以果斷了,除非她沒有投入過真心。
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單相思特別痛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們在衡量付出的時候,不能看那些表面的金錢、情感,一定要看我們投入了多少的自我,像自我規劃、自我妥協等等。
一個人之所以沒有辦法忘掉前任,是因為他忘不掉曾經的自己,失戀對於他來說是割捨了一部分的自己。
我們在聽那些失戀的情歌的時候,就會發現幾乎都是以「我」為記錄對象,記錄了對「你」的難以忘懷。
那些失戀卻很灑脫、以及老夫老妻卻要離婚這樣的現象並不是作為心血辯護效應的反例存在的。其實生活中特別多的這樣的人:談戀愛的時候不在乎對方,分手的時候也覺得無所謂。
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投入過多少的自我,又怎麼會產生割捨自我的痛呢?
自私天性
喜歡一個人本質上就是「我」選擇喜歡「你」,然後變成了「我們」,所以「我」付出的自我越多,我就會越喜歡「你」。
這確實是關係的本質,但是我們是無法操控別人喜歡我們的,我們只能控制自己喜歡他人的程度,這是因為別人喜歡你的前提是你的身上有別人需要的東西。
比如,一個顏控如果只會因為美麗的相貌而喜歡別人,你沒有這個前提的話,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吸引對方為你付出。
自私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會發現在聊天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喜歡談論自我,總是不願意傾聽別人談論自我。
我們謹記這一點的目的不是通過自私去操縱他人,而是讓自己清醒,別人會喜歡我們,是因為我們身上有他們需要的特質,不是因為我們是特殊的。
記住這一點的好處是,在關係的後期,不會把別人的所作所為當成理所應當的事情,不至於因為自私而毀掉關係。
-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標籤:
評論列表
情感分析的比較透徹,男女朋友們可以多學習學習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