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婆婆經常當人的面說自己兒媳的壞話,她說:「你們可不知道我那兒媳,壞得很。從進門開始,就奪了我的家權,事事都搶先,脾氣不對付就打砸東西。沒事的時候還嫌我橫,說我倚老賣老。」
她邊說邊裝得一臉無辜,看起來甚是委屈。「自從我那兒媳進門以來,我兒子就再沒給過我錢,平時吃飯也都不跟我在一張桌子上吃,嫌我話多,唾沫星子亂飛。我啊,攤上個這樣的兒媳,真是上輩子造了孽。」
每次在街上遇到人,這些話她都會重複一遍,有的時候有了「新料」她也會加進去。比方說,她在拉着我媽聊天的時候,就又添加了「新料」。
她說:「現在啊,我兒媳又打算讓我搬出去住。我就這麼一個兒子,這讓我去哪兒住呢?她還非逼着我兒子,在她跟我之間做選擇。真沒見過這樣的女人,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父母,才會養出這樣的女兒。」
說實話,對於那些不了解她的人,聽了她這一番說辭之後,再加上她那一臉的委屈樣,應該都會同情她,甚至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一句「就是啊」。
但是,了解她的人,沒有一個會同情她。其實,上面說的這個婆婆,是我伯母的親姐姐。
我伯母是那種張揚跋扈的人,她姐姐跟她性格類似。不過,我伯母遇到了我奶奶,她不敢造次,再有就是,我奶奶不是我大伯這一個兒子,我奶奶也從來沒想過讓我伯父養老。
而伯母的姐姐,雖然也嫁到了我們村上,但是她因為自己性格的問題,先前懷的幾個孩子,全都沒保住。最後在30多歲時,生下了最後這個兒子。
伯母的姐姐從嫁進門後,就直接給公婆立了自己的威嚴,還說她姐姐也在這個村上,誰敢欺負她,她就叫上我伯母,一塊跟人吵。她婆家人本來就性格軟弱,她進門口,立了這麼一個威嚴,自然是很管用的。從她進門開始,家裡的所有事情都歸她管。
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婚嫁喪娶,只要她不點頭,誰擅自拿主意,她都會鬧到上房揭瓦的程度。以前,我伯母還跑去城裡賴在她兒媳的房子裡之前,她那個姐姐就經常來找她聊家常。兩個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大都是在聊各自的婆婆。
我伯母是沒什麼可說的,雖然她也性格剛烈,但是我奶奶根本不吃她那套,我奶奶曾經就跟她說過:「你們自己的日子,自己過,我不參與。我呢,你也少管我。大不了,我老了不指望你們。」
我奶奶的底氣,來自於我媽和我三嬸。她們兩個都是遠嫁來的,小時候雖然家裡窮,但是她們都上過學,也明白很多道理。更知道,善待老人就是給自己的兒女,樹立榜樣的道理。
所以,我伯母跟我奶奶之間,也不算有多少婆媳矛盾,因為從一開始,我奶奶就跟她劃清了界限。我不難為你這個兒媳,你也別來找我的事,哪怕你不善待我都沒關係。
可是伯母的姐姐不同,她婆婆雖然也是三個子女,但是其中兩個是女兒,並且也都遠嫁去了東北。她就指着唯一的兒子生活,可是她兒子性格怯弱,自從伯母的姐姐進門以後,家裡所有說了算的,就只有她了。
剛開始,她婆婆還能做得動農活時,她們婆媳之間相處得還算融洽。其實,所謂的「融洽」也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因為她自己有手有腳能自食其力,可是當她年邁了之後,伯母的姐姐就開始不善待她了。
如果從她進家門之後,婆婆各種難為她,那她不善待婆婆那是心裡有委屈,也算情有可原。可是,從她進門開始,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說了算,並且誰也不敢給她委屈受。
這她依然不知足,不是嫌丈夫沒能耐,就是嫌兒子不爭氣,或是嫌她婆婆礙手礙腳。
尤其她婆婆生病不能動了之後,那時候兩個女兒特地從外地回家來,每個人守在身邊伺候了半年。可是當女兒們走了之後,她便像是脫了韁繩的野馬一般,用各種「手段」不善待她婆婆。
最讓人氣憤的是,她後來因為兒子年齡大了要娶妻的事情,直接把婆婆送到了空宅子上的「羊圈」里生活,每天晚上只給一頓前一天的剩菜剩飯。
她兒媳剛進門那天,她就跟她兒媳顯擺,說:「你看我,為了迎你進門,我連那個礙手礙腳的早老太太都送去羊圈住了,我可是把你當寶貝一樣寵着,所以你得好好孝敬我,好好伺候我們家裡的人。」
殊不知,她兒媳跟她性格類似,她性格張揚強勢,她兒媳也不是個善茬。剛開始,這對婆媳並沒有太大衝突,因為各自都有各自的位置,都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可是,隨着她兒媳熟悉了她在村子裡的名聲後,她兒媳覺得自己像是上了當一樣。因為,每次出門,她都會別人從背後議論她,說她婆婆不是個好兒媳,把自己的婆婆扔到羊圈去住,每天只給一頓剩飯吃。
聽得次數多了,她心裡就不舒服了。雖然不是說她,但是每次都是指着她,說她婆婆不好,她自然就受不了了。後來她生了一個女兒後,本來「安分」的婆婆突然不安分了,沒事就跑來跟她抬槓。什麼話尖酸刻薄,她就說什麼。
甚至後來,她就直接捲鋪蓋跑到了兒媳家去住,怎麼趕都是那句話:「你要趕我走,我就在你們家門口喝藥,讓你們背個不孝順的名聲。」嫌她兒媳奪「家權」,就是她卷着鋪蓋住到兒子家之後開始的。
本來,她是跑去兒媳家住,在兒媳家裡,兒子疼兒媳,自然願意讓她多管事情。可是她這個婆婆去了之後,愣是想要參與,要管家裡的大小事務。
她還跟兒媳說:「當初,我進了婆家門,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管。你看看,這幾十年來,我婆家能過這麼好,都是我的功勞。所以,這個家裡,還是我來當家!」
她兒媳又不跟她兒子一樣軟弱,聽她這麼說,兒媳直接懟了一句:「我可不會慣着你。」就這樣,因為兒媳「忤逆」了她的意思,她就開始撒潑耍賴,每天都想各種辦法找事情。今天摔個盤子,明天摔個碗。她嘴裡所謂的「兒媳一生氣就打砸東西」,其實全都是她自己的傑作。
對於兒子兒媳不給她錢花,這更是她平白無故地造謠。兒媳雖然跟她性格差不多,但是她是個要面子的人,不想讓人說她不孝,於是每個月都會給婆婆800塊錢的生活費。
其實,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她跟她丈夫兩個人每個月加起來,也就3千多塊錢的工資。給婆婆八百生活費,雖然算不上多,但是在農村生活,也是綽綽有餘了。
可是,她卻是個不知足的主。以前,兒子沒結婚前賺的所有錢都給她管着,結了婚以後錢就交到了兒媳的手裡,她心裡不舒服,所以就造謠詆毀兒媳。
自從我伯母跑去城裡賴着她兒媳之後,伯母的姐姐就很少找人聊天了。不是她收斂了,而是根本沒有人搭理她。那次我媽去商店買東西,回來的路上在胡同口碰到了她,於是她就跑上前跟我媽聊了她那句「新料」。
她兒媳之所以要把她趕出去,是兩個原因。其一,她扔下自己的老伴不顧,就擠着要跟兒子兒媳一起生活,並且在兒媳家裡,每天還橫着走,各種跟兒媳主動「過招」,兒媳嫌她煩,所以想趕她走。
其二,她對自己的婆婆不好,讓兒媳的名譽也不怎麼好,所以她想用同樣的方式,讓婆婆收斂,或是讓她明白什麼是「因果報應」。其實對於這個嫂子,我也算了解一些。當初我結婚的時候,她一直忙前跑後的,很是上心。
她性格確實跟她婆婆類似,但是她知道進退,知道收斂,也知道給丈夫面子。可是,她婆婆卻十足是個尖酸刻薄的人,誰都不管不顧,只顧着自己。
她也是在聽說了婆婆不善待老人之後,特意去看了老人生活的環境,一床破被子,兩三個破碗,四面都漏風的塑料布圍起來的「牆」。
她剛進門時,並不知道丈夫還有個奶奶,因為婆家人誰都沒跟她提過。
聽外人說了,她就回去質問丈夫,丈夫如實回答後,也是一臉的無奈,說自己管不了,也不敢管,因為母親太能鬧。知道了這件事後,她心裡很不舒服。就算她是個孫媳婦,可是也算是有了家庭關係。尤其看了奶奶生活的環境後,她更是心疼。
本來她是打算把奶奶接回去住的,可是丈夫和奶奶本人都勸她別衝動,因為他們了解她婆婆是個怎樣的人,所以只能受着。
其實,當時如果她把奶奶接回去,後面肯定會出現她跟婆婆「大戰」的事情。她了解自己和婆婆的性格,所以思前想後,她就打算讓婆婆親自經受不被善待的後果,希望她能親自把自己的婆婆接回家。
「我婆婆不善待老人,讓她婆婆吃剩菜剩飯,沒事還在我家裡耍橫,我可不慣着她這壞毛病。我一定得讓她吃吃苦,一定的讓她明白什麼是因果循環。」
前不久,我回家後,跟嫂子聊天時,她就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其實,她也算不上「不善待」婆婆,她婆婆本就有自己的宅子,跟老伴一起生活。可是她那種性格,就是屬於沒事找事的人,非要擠着跟兒子住。
所以,只能從不讓她「稱心如意」上,讓她明白不善待老人的行為,也會報應在她自己的身上。這個嫂子的行為,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不理解,可是我覺得對於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女人來說,她也算是很聰明的了。
雖然她的辦法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卻是最能讓她婆婆感受到「不被善待」的辦法。她明白婆婆的性格,如果性子上來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實現不了,便就會一直不甘心。她能抓住婆婆的這種心理來「敲打」她,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標籤:
評論列表
老師真厲害,耐心而又理智的去幫助受傷的人,文章寫的讓人很感動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