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
您好,關注您的文章後,我的思路也有了很多轉變,開始懂得去試着從別人的角度考慮事情,也能從更多角度來看問題,但我卻有一個習慣性逃避問題推卸責任的未婚夫,真的沒有辦法溝通,我也主動先低過頭,可一旦遇事,他的態度就是逃避,從不正面處理問題,不僅是我們的感情,哪怕是生活里工作上的一點點小事都是如此。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他根本沒有那麼愛我,還是他本身就是個缺乏擔當的男人,現在逐漸婚事逼近,我真的不確定要不要和這樣一個男人在一起。
斯賓諾莎說過:「最大的驕傲與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
兒時潛移默化的影響
很大概率源於兒時的經歷,家庭中從不缺為子女付出的父母,但卻從沒有多少真正懂得如何與孩子相處的父母
強勢的管束,過激式的批評教育,我想大家都聽過長輩這樣對自己說過「你再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甚至「不要你」,這種威脅下,不得不讓子女成為討好型人格來保障自己被愛,而關聯下,錯的就會加大不被愛的幾率,因此也成為本能的一種應激反應。
而且兒時教育過程中,父母往往太過強化成功優秀會得到的認可,唯獨忽視了失敗不足後的教育應該是以怎樣的狀態應對,也從而造成了人潛意識下承認之後就等同於自己是失敗者,沒面子,也會從此失去威信。
逃避的本質源於恐懼,因為從兒時這個人就已經形成了本能的迴避心理。因此幼小的 心靈千萬不要以威脅式教育讓其成長聽話,這樣的孩子在成年後,大多都沒有擔當甚至畏首畏尾。
迴避無能為力的現實
之所以逃避現實,不是單純的缺乏擔當的責任感,究其根本在於能力的欠缺,無力改變眼前的現實。
李碧華說:「堅強是武裝的自卑。」
我們都渴望被讚美認同,又有多少人可以強大到坦誠面對,所以逃避的背後是無能為力,更是對自己自卑內心的一種保護心理。
針對這一點和傳統中國式教育有關係,從小到大,總是說着「你是男子漢怎麼能哭/怎麼能怕黑......」
其實男人也好女人也罷,都有自己軟弱的一面和脆弱的時候,如果直面問題,肯表達出來商討,也許會有不一樣的親密關係。
而當一個人本心想承擔,現實又無力改變支撐不下去的時候,逃避的行為,說穿了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無計可施,所以乾脆放棄。
因為身邊人過度的保護和迎合
每個無能孩子的背後,都有個溺愛為其包攬生活的父母,每個不作為的伴侶身後,也都有個逆來順受凡事獨立支撐的愛人。
之所以故意逃避,就因為很多事在逃避之後沒有太大的代價後果,甚至很多事能夠迎刃而解,有人代勞。
太多父母數落着孩子,可還是凡事為其鋪路乃至親力親為代替處理,而太多親密關係間,也有太多看似張狂又碎碎念的愛人,卻還是默默自己獨自應對完成了所有事物。
之所以故意迴避,因為他知道必然會有人為自己保駕護航甚至完成得很漂亮。
所以說如果你不是那個喜歡去做母親的人,從一開始就要表明立場,且應該分工戀人間該有的角色,婚姻也好,感情也罷,真正的親密關係需要的就是相互扶持,而非單方面的承擔,習以為常後又怎麼可能奢望回歸你期待的關係模式。
文/感情中轉站
人生孤單,有我相伴,站長願傾聽你的委屈和壓力,幫你中轉走向幸福圓滿的人生終點。你有什麼情緒問題,情感困惑,又或者不同的個人觀點,私信我,站長來幫你一起找到相對最佳的處理方式,解決你的困擾和麻煩。
標籤:
評論列表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可以幫助複合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