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具有顏色白、面細、質嫩、性軟四個特點,恰好與「年輕女子」肌膚白皙、細嫩、性情軟弱的特點相契合。所以,「吃豆腐」也被用來借指調戲年輕的女子。
關於「吃豆腐」,有兩種意思,另外一種很少有人知道。史書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劉安」。劉邦的孫子劉安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在安徽壽縣八公山用黃豆、鹽滷等物煉丹,無意中練出了豆腐。它問世以後,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當時流行的吃法是在碗裡放一大塊豆腐,然後撒上佐料,拿小刀邊化成小塊邊吃。不久,民間就出現了無數這樣的豆腐快餐店。
長安街上有一家夫妻合開的豆腐小店,丈夫負責晚上磨豆腐,妻子負責白天賣豆腐。老闆娘本來就長得漂亮,加上經常吃有美容功能的豆腐,她更漂亮了,人們都稱她是「豆腐西施」。為招攬顧客,她難免會有賣弄風情之舉,引得周圍的男子經常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闆娘調情,還動手動腳。久而久之,食客們的妻子的醋罈子被打翻了,經常嘲諷丈夫說:「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慢慢的,「吃豆腐」就成了男子輕薄女子的代名詞。
古代辦喪禮的人家,也有「吃豆腐」的習俗。人去世後,需要把棺材從家裡弄到墳地去埋葬。由於棺材比較重,所以需要請人幫忙。到吃飯的時候,主人家就在院子裡活着門前空地上擺幾張桌子,端上飯菜請鄉親們吃。一次,一戶人家因家境不好,便把豆腐作為了招待賓客的吃食。當時來參加喪禮的人非常多,當地一些流氓地痞便打着幫忙的幌子蹭吃蹭喝。即使被主人家發現,也不方便攆走他們。隨着時間的流逝,「吃豆腐」一詞便有了「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引申意義。
另外,古代辦喪事的飯菜比較簡陋,以豆腐為主。有些老鄉去幫忙,不能說自己是去喪家幫忙的,只能說是去豆腐飯的,其他人就明白了他是去幹嘛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就開始流傳這句頗具幽默,又帶着諷刺的新詞兒了。極少數男子喜歡跟女性調笑,甚至動手動腳占點便宜的,就被人斥之為「吃豆腐」。這也是《吃豆腐》一文中所說的「毛手毛腳占人便宜」。現在很多人只知道這層意思,並不知道它還與喪事有關,以及指代一些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人。
標籤:
評論列表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