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時代處於一個文化窪地,地處農村,文化生活貧瘠。等到上小學以後,除了上學之外,唯一的文化活動大概就是看露天電影了。童年觀影,有美好的感受,但也充滿了苦澀。有快樂,也有孤獨。
在生產大隊隊部的院子裡,有兩顆高大的槐樹,用繩子把雪白的銀幕綁在大樹上,放映員把放映機放在一個臨時從大隊部搬出來的辦公桌上,對準銀幕調好焦距,就可以放映電影了。有時候,在正式放映電影之前,還要從小學校的學生中或者是社員中挑選一兩個具有文藝細胞的男女給大家唱一段《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樣板戲中的經典唱段,通常是男女對唱的唱段。
在銀幕兩面的空地上,擠滿了一個村的男女老少,都是從自家帶着板凳看電影的人,也有很多人就站着看。夏天還好,看電影就相當於乘涼了。可是冬天,天寒地凍的天氣,無論是坐着還是站着,都是非常難受的,一場電影看下來,人也凍了個透心涼,尤其是腳,幾乎成為冰蛋了,回到家裡躺在炕上,很長時間也緩不過來。
即便這樣,電影也不是你想看就能夠看到的。你需要漫長的等待,等待着人民公社的放映隊在每一個生產大隊中巡迴放映,輪到你這個大隊了,才能夠實現看電影的願望。這個周期並不是固定的,有時候是一個月,有時候甚至是三個月左右。夏季天氣變化多端,有時候遇上下雨天,或者放映過程中老天下起雨來,電影也就看不成了。那時候,農村里也就是剛剛實現通電,電力供應經常緊張,不定時地停電是常態。有時候,趕上停電,放映電影就泡了湯。也有的時候,電影剛開個頭,或者放到一半處,或者幾乎就要結尾了,停電了,人們也就只好依依不捨地遺憾地回家了。
後來,情況有所好轉。大隊響應號召,為了實現農業機械化,購買了一輛拖拉機。這拖拉機主要執行的是大隊的運輸任務,其次,就是在放映電影停電的時候,充當臨時發電機。一邊放着電影,要聽着電影的對白與音樂,一邊是拖拉機在發電,要聽着那轟隆轟隆的聲音,這絕對是大多數人沒有的觀影體驗。
正是因為機會難得的緣故,童年時代的我們,特別喜歡看電影,雖然那時候的電影,經常是樣板戲反覆放映。比如:《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這三部片子中的每一部,我都看了不下十遍。童年的觀影經歷,象一道清泉,流淌在心靈的港灣,也像一道疤痕,深深地烙印在記憶深處。
小時候我酷愛看電影。開始懂事但還沒有上學的時候,我要跟着哥哥或姐姐們去看電影。他們比我大幾歲,總覺得我是個累贅,因此很不待見我。通常他們不想看了,我就只有乖乖地跟着回家。上學以後,有了自己的主意,基本上我就獨立去看電影了,頓覺自由的感覺真好。
自由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有時候,放映隊來一次不容易,可能一下子放映兩部電影。我的哥哥姐姐們一般看完一部就回家了,只有我,一定要堅持看到電影結束才回家。在這種情況下,時間通常就接近半夜了。遇上這種情況,我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們都已經進入夢鄉了,我需要叫門很長時間,有時候可能要過去大約1個小時,才有人給我開門,開門的時候還不免對我訓斥一頓,並警告我,下不為例。夏天還好,可是趕上冬天,我就受苦了。
每每這時,我就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控制住自己,跟哥哥姐姐們一起回家。然而,幾個月沒有電影可看的饑渴,往往又會沖淡我的決心,即便是那些反覆上映的影片,我也不放棄,依然要從頭看到尾,不看完絕不回家。因此,我被關在自己家門外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了。
記得1975年有一次,我和夥伴們步行10多里路,跑到公社所在地的大隊,搶先去看《偵察兵》電影,回到家時,已經是後半夜了。我等了將近2個小時,才進了家門。
可能是男孩子的天性,也可能是那時候電影的類型片太少,總之,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看的電影是所謂的「戰鬥片」。一聽說公社的放映隊要來放電影了,事先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打聽清楚是不是戰鬥片,然後,才是弄清楚到底是哪一步片子。如果趕上一部新上映的戰鬥片,比如:《打擊侵略者》,《奇襲》、《英雄兒女》、《上甘嶺》、《偵察兵》,《三進山城》,《智取華山》,《解放石家莊》、《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戰鬥》等,我們通常是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心裡的滿足感是可以與吃了蜜媲美的。
那個時候,男孩子是不喜歡咿咿呀呀節奏緩慢的樣板戲的。但是,有電影看總比沒有電影看要高興,所以,在樣板戲中,相比較而言,《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杜鵑山》、《磐石灣》、《節振國》等有一點戲劇性戰鬥場面的,要比《海港》、《龍江頌》等更受歡迎一些。
最不能忍受的是看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沒有一點對白,那個時代的我們,根本沒有具備足夠的審美情趣,能夠配得上欣賞這類本該是舞台劇的影片。
隨着年代的推進,相對而言,影片的類型逐漸多了起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對電影的理解也逐步加深了,在不斷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也產生了更多的故事。
標籤: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