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一生在位六十二年,可謂中國歷史上執政最久,也最為長壽的皇帝。他一生共立了四個皇后,生了35個皇子,20皇女(格格),其中有11個皇子因為幼年夭折,沒有列入排序,而列入排序的皇子共有24人。當時,大清帝國創建初期,外有南明王朝的復辟運動,內有朝綱不穩,康熙六歲登基時,一直處心積慮,想做一代明君,但是苦於勢單力薄,在孝莊皇太后背後支撐下,他發奮苦讀,一度化身平民,混入朝廷「廷試」,一舉獲得「探花」功名。當時大清才子伍次友雖高中「狀元」,但因看破朝廷四大輔臣左右朝政,結黨營私,連皇帝都難能駕馭,因故放棄官場,解甲歸隱。這讓少年康熙從小奠定決心剷除鰲拜,力挽狂瀾。但是,康熙年少氣盛,屢屢碰壁,還讓權臣們個個拿他當猴耍,尤其四大輔政大臣之一鰲更是專橫跋扈,在他十四歲朝政之日,自恃功高,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讓皇帝很難樹立皇威,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狂妄自大。所以每每受氣,康熙就會到皇祖母孝莊皇太后那裡叫屈。而面對時局,孝莊皇太后也無良策,她只教會少年康熙兩個字,即學會「隱忍」,然後讓他聯合四大輔臣之一的文臣索尼,一同彈劾整治鰲拜。
孝莊皇太后不愧聰慧過人,她先找到告假養病在家的索尼拉攏他,並提議讓她把自己的親孫女赫舍里嫁於康熙。當時康熙才十四歲,按照大清律法,皇帝只有大婚後,方能親政。索尼並不是懼於武臣鰲拜,只不過鑑於朝堂之上群臣結黨營私,禍亂朝綱,才故意不朝理政,賦閒在家韜光養晦,伺機東山再起。看到孝莊皇太后主動拉攏自己,並建議自己的孫女嫁於康熙,他覺得時機成熟,久病即愈。立馬着手為孝莊皇太后出謀劃策,鼓勵康熙親政。他先麻痹和縱容鰲拜,直到時機成熟,再一舉扳倒鰲拜勢力團伙。此時的康熙,心繫江山社稷,以圖永固。根本沒有兒女情長之心,但是,自從娶了赫舍里以後,後宮屢屢得心撫慰,赫舍里也不是等閒之輩,此人聰慧、賢淑,加上深受祖父索尼教誨,讓少年康熙朝政之後解盡煩惱,第一次蒙生愛意,兩人很快雙雙墜入愛河,從此康熙變得更加少年老成。不久,赫舍里十月懷胎分娩,生下皇子胤礽。但是,這孩子生來命里克母,在胤礽誕下當時,赫舍里產後大出血,不幸身亡。這是康熙成人之後,第一個動了真情愛上的女人,不料卻好命不長,讓康熙哭得死去活來,悲痛之餘,當即擬詔,封赫舍里孝誠仁皇后,立胤礽為太子。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帝於太和殿舉行冊封大典,授予胤礽皇太子冊、寶,正位東宮,十四日正式頒詔天下。
隨後,索尼病逝,康熙在索尼之子索額圖及權臣蘇克薩哈等人的脅助下,一舉粉碎了鰲拜等人發動的奪朝篡位宮廷政變,剷除了鰲拜及黨羽,整肅了大清國威。從此,康熙開始親政,平定三藩,收復台灣,三征噶爾丹,實現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那麼,皇太子胤礽在這多年討伐征戰過程中,也逐漸成長起來,其不僅聰慧好學,文武兼備,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多次代康熙皇帝祭祀,並在征討噶爾丹和康熙南巡之時,數次監國,政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威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而對於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可以說胤礽功不可沒;但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說,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但是,歷史是一面鏡子,有功也有過。康熙是一位開國明君,但對待下一代的教育卻很失敗,難保後宮百密無一疏。康熙正是在外出多次征伐或巡幸的途中,縱容了太子胤礽,讓其在宮內胡作非為,昏庸朝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眾皇子隨駕。期間,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滿。
重要的是,康熙巡幸途中,剛滿七歲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慮,作為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太子卻無動於衷,沒有任何憐憫之心,這讓康熙非常擔心,倘若有朝一日,太子胤礽繼成大統,卻沒有仁慈之心,難保江山穩固。康熙一度氣憤地責備太子:作為嫡長子,毫無做兄長的樣子。然而太子胤礽不僅不接受批評,而且還忿然生怒,蠻橫地與父皇頂嘴。要知道康熙老來子,對這個年幼的皇子胤祄疼愛有加,太子胤礽之前自恃清高的表現,此時在康熙腦海里立刻像過電影一樣,一幕幕浮現眼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到行宮看到父皇病容後,絲毫沒有顯現出憂愁的樣子,康熙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君愛父之念,就打發他先行回京。當時只有16歲的胤礽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父皇的不滿,但是康熙認為皇太子實在不孝,不堪重用。返京途中,康熙還發現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同時,朝中近臣又傳出太子胤礽因感知康熙在初征噶爾丹途中犯下寒熱重症,命不久矣,遂在朝中趕製龍冠一頂,龍禮袍四身,伺機提前登基續統。豈料康熙命不該亡,容妃受孝莊皇太后所託,到軍中探望康熙,並帶來兩名外國傳教士,奉上一劑「金雞納霜」治好了康熙的瘧疾,這件事之後最終刺激康熙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
那麼這個時候,容妃的出現,無疑讓康熙皇帝看到一股清新。但是康熙廢儲的心意已決,太子胤礽非廢不可。而容妃又帶來了孝莊皇太后病歿後的遺旨,勸說康熙不要疑心太重,殺伐太狠,對待廢除太子胤礽不能太過武斷。太子胤礽縱是萬千不是,此時草率廢除,必將引起朝野內訌,激化諸子爭儲矛盾。康熙帝不悅,感覺皇帝在眾臣面前顏面盡失,一怒之下降了容妃皇貴妃的身份為「常在」。後因容常在憐惜生命,私自放走了南明判逆朱三太子之女紅玉(紅玉已懷有太子胤礽的骨肉),康熙大怒,降旨容常獲罪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為亂後宮,追加三款重罪:一是抗旨干政,二是私縱紅玉,三是褻瀆聖上,着剝奪所有尊容銜位,逐出後宮,交宗人府為奴,洗刷馬桶。實際上,容妃這個人物,在電視劇中屬於虛擬,並非歷史真實存在,有也是幾位后妃形象糅合而成的。實際上,容妃即有歷史上孝昭仁皇后的影子:康熙四年入宮為妃,十六年立為皇后,但是封后半年多就去世了,但這為皇后沒生育。另外,還有孝懿仁皇后的影子:即康熙的第三任皇后,生前長期為皇貴妃,死前一天晉封皇后,只生有一女。還有榮妃的影子:榮妃與惠妃同為早期后妃,生育五子一女。女兒固倫榮憲公主十分受寵並和親蒙古。歷史上,固倫榮憲公主被康熙帝視為掌上明珠,最疼愛的女兒,嫁的是比公主大3歲的蒙古部落貴族王子烏爾袞而不是蒙古首領噶爾丹。
實際上,容妃是康熙帝一生最愛的兩個妃子之一。康熙可以說在後宮養有一個皇后、一個皇貴妃、兩個貴妃、四個妃子、六個嬪,其他貴人、常在、答應等多無定數。每每官場失意,心中煩悶,康熙皇帝就會容妃說話聊天,打發寂寞。康熙6歲登基,8歲喪父,9歲喪母,是孝莊皇太后帶着幼年玄燁衝破千難萬險,劈荊斬棘創建大清基業。但最終老祖宗還是在自己三征噶爾丹的時候匆匆走了,留下一生的遺憾。而就在大清一統天下的時候,容妃卻因為勸說皇帝廢儲,而這個太子又非她親生,為什麼還要冒着風險去拯救他?主要還是想讓大清江山社稷永固。儘管她被貶為常在,心中一直等着皇上來接她,召她回宮,繼續左右服侍皇上,分解皇上的苦憂。但是康熙並不是這麼想的,即便他內心裡知道容妃從來沒有矯旨欺君,也確實相信老祖宗曾經遺旨,保全胤礽,避免太子被廢,阿哥爭儲,骨肉相殘。但是康熙卻以大清江山為重,不能把一個不成器的太子硬扶上位,那樣一來,非但骨肉相殘,天下也要相殘,所以只能讓容妃承擔一切罪名,保全皇上普天之下、天子聖君的顏面。而這些內心激烈的鬥爭,只有康熙一人心知。
在容妃打入冷宮,天天干那世間最骯髒下賤活兒的同時,康熙始終把容妃視做他心中一根刺,這刺, 扎進去痛,拔出來更痛,只因它扎的太深了!按照康熙自己的心語:朕對不起你!你該恨朕,朕是你的丈夫,是你最親的人,但是朕卻沒有保護好你,朕對不起你,你該恨朕!朕想你,可是不敢去看你,也不能去看你,你知道嗎?朕怕看到你就沒有勇氣這樣做了,可是朕不能這樣做呀!朕是大清的皇帝,其次才是你的丈夫,你的男人,朕難過呀!容妃呀!朕也是人哪,不是神,朕心裡也有情有愛,也想保護自己的女人,可是朕是皇帝,只能犧牲自己的女人,朕心裡痛,好痛!你明白朕的心嗎?容妃呀!你慢點走,在黃泉路上等着我,千萬要等着朕,朕要和你一起去見老祖宗,要是老祖宗怪罪你的話,朕去領罪,朕好想老祖宗呀!等着朕,等着朕,稍等,朕不會再讓你等許久了,不想和你再分開了。朕要交代一下後事,把這大好河山交給後世之君,再和你攜手同赴黃泉,朕再也不和你分開了,你是我的女人!
而在容妃離開人間的彌留之際,她滿腦子也在念着康熙:皇上,臣妾知道您也想我,臣妾知道我在您心中的分量,臣妾想您,天天盼着您能來接我,臣妾是個女人,想要得到您的寵愛,您的溫存,想要和您依偎在月下,幫您排憂解悶,想要和您像尋常夫妻一樣相偎相依。皇上,臣妾的身體恐怕不能在陪伴您了,臣妾等得太久太久了,您還沒來接我,臣妾累了,想回家,夢中常常回江南老家,我還夢見老祖宗召喚我了,臣妾要去了。皇上,臣妾捨不得您呀!臣妾想您呀!皇上,您要保重,要保重自己呀!如此,容妃與康熙相伴二十七年,情理相通,同甘共苦,恩愛交融。死後康熙蓋棺論定,冊封其為「孝慈仁皇后」,與皇帝千古相伴,永享祭祀!並命後人為孝慈仁皇后撰寫本紀,將她的孝行,德操,堅貞,智慧,昭告四海,傳之後世,使之永垂不朽,母儀天下!
聲明:本文為《今日頭條》作者「淯陽新視界」原創作品。未經允許,圖文嚴禁轉載。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標籤: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