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科學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差不多會遇到2000萬人左右,但是真正意義上能夠和自己有來往的,也不過萬人而已。而其中遇到真心朋友的概率,更是只有0.000049。
由此可見,真正的知己,太難求,也太難得。
因為真正懂你的真心朋友,永遠會在你落難的時候,提供你最需要的關懷。他們就如同另一個自己,彼此之間相互守望,相互欣賞。
這些無關身份地位、年齡距離。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便能讀懂你的言外之意與難言之隱。所以,當你擁有了知己,那就等同於將幸福擁入懷中了。
那麼,在如此複雜的社會中,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結交患難與共的真朋友,規避那些心懷不軌,有害無利的真小人呢?
而今日我便要藉此機會,給大家分享一下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的三條交友之道。這三條「秘辛」可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處世良方」。
對於我們識人,結交益友有着非常一定的指導意義。若是領悟通透了,好人緣會與你如影隨形,別不信。
01多結交「益者三友」,遠離「損者三友」怎麼才算是交真心朋友呢?說明白點,其實就是要我們在擇友過程中學會「自主篩選」,分清楚什麼是益友,什麼是損友。多結良師益友,遠離狐朋狗友,這才是交知己的關鍵所在。
南師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這句話直截了當為我們提供了辨別益友、損友的參照標準。
釋義是說:友直、友諒、友多聞,是有助益的朋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是損益的朋友。
咱們來分析一下南師的話。首先來講,什麼是「友直,友諒,友多聞」呢?
所謂「友直」,就是指為人直率坦誠的朋友; 「友諒」,就是指寬宏大度,有氣量的朋友;第三種「友多聞」,就是指那些知識淵博,才華出眾的朋友。
南師將這三種人,列為對個人有助益的朋友,要廣泛結交,多多益善。
為什麼這三種人值得我們深交呢?道理不難理解。
為人直率坦誠,說明對方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笑面虎」,他們有什麼說什麼,敢於指出對方的不是。和這種人交往,我們無需心存戒備。
其次,一個人寬宏大度,說明這種人不會斤斤計較,他們遇事能讓則讓,能忍則忍。和這種人相處不僅讓人身心愉悅,同時也能在對方身上學到不少為人處世的大學問。
有道是:「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一個知識淵博,如行走的「知識庫」出現在我們身邊之時,我們一定要去「渴望」他們身上的智慧,去汲取並學習對方的優勢。
面對這類人時,唯有保持尊重、謙卑、好學的態度,努力維持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那麼什麼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就是指性格怪癖的人;「友善柔」,就是個性軟弱,沒有主見的人;第三「友便佞」,就是指那些巧言令色,不做實事的人。
這三種人遇見了就一定要及時躲避。若是和對方沾上關係,過於親近,禍患也就離自己不遠了。
一個性格怪異的人是很難伺候的,他們為人陰晴不定,誰也弄不明白他們在想些什麼。或許無意中就招惹了他們,屆時再想要提防他們的惡意,就非常困難了。
個性軟弱的人,同樣是不易深交。這類人做事沒有主見,很容易對他人產生過度的依賴感。
在生活中幫他一次兩次,倒也未嘗不可。可如果我們長時間幫助他們,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問題,反而會讓自己沾上不必要的麻煩,想要脫身就非常困難了。
如果說前兩者的「特性」還可以勉強接受,那麼巧言令色的「偽君子」就更壞了。這類人雖然能力不足,但是吹噓拍馬的功夫卻是一流。
他們心機極重,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事物。對自己有利之人他們就會竭力奉承,而無利可圖的人也會被他們果斷拋棄。
所以,面對這類宵小之輩時,我們一定要及時劃清界限,否則一旦自己成了對方耍心機的目標,那麼禍端麻煩降臨之時,可就真是報福無門,騎虎難下了。
02交朋友是為道義而交,而非為了地位和利益南師說:「交友之本,在友其德,同人結交的初衷一定得是從道義的角度出發的,而非為了地位和利益。若是為了私利而結交,那麼這種由利益搭建起來的情感定然是不牢固的,利在情在,利盡,情也就了散了。」
現在的人們看着電視屏幕上演繹的「真情意」,總是會發出感慨:
為什麼那時候的人,感情就這麼濃郁?為什麼以前人與人間都是過命的交情,而現在為什麼人與人間的感情卻如一盤泥沙一樣鬆散?
事實上,感情還是同樣的感情,只是如今很多感情的背後,都夾雜着一種名為「利益」的雜質,所以它才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般澄清。
就好像婚姻。從前,信息不發達,交通不便利,但是每個人對待感情的態度,卻是那麼純真,愛一個人就是一輩子。即使,有些人需要等待很多年,也依然無怨無悔。
而現如今,多少人把婚姻當成了踏板,當成了交易。比起與愛人廝守終生,高額的彩禮、嫁妝反倒更有誘惑力。
這種「以利為本」的婚姻又有什麼幸福可言?離婚或許才是這段「滑稽婚姻」的最終歸宿。
至此南師才會特此勸告我們:「友也者,友其德也。」交朋友是要為道義而交,不是為了地位而交,不是為了利用人,好讓自己「揚名立萬」而交。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道義之交」,其實就是單純崇拜於對方的高尚品德,敬重對方的正義感,是那種不挾帶任何條件、利益的交情。
這種交情是由心而發,它或許會像水一樣淡然無味,但是這種交情更值得醞釀,也會更長遠。
反之,若像小人之交一樣,凡事從利益的角度出發,其味雖甘甜,但也會因為過於甜膩而斷絕。
只有那些依靠道義,真正志同道合建立起來的友情,才是真友情,才是一輩子的真朋友,這一點一定要弄明白。
03朋友間最忌諱熟了就很隨便,一生都需保持恭敬南師說:「領略交友之道屬實不易,維繫真摯友誼的手段更是讓人為難,就好像很多人都無法把控人與人之間交往最舒適的距離。遠了,就太疏離了;近了,就太隨便了。
如果兩個人過於『熟不知禮』,日久就難免會互生怨懟,反而變成生疏了。所以老話所說的『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說得不就是這麼個意思嗎?」
那麼人與人之間最合適的接觸方式是什麼呢?南師給出了答案——「彼此可以親近,但一生都需要保持恭敬」。
人沒有恭敬心是非常可怕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恭敬心,那麼在接人待物的過程中就很難對自己的行為舉止加以控束。
就好比現實中那些經常出口成髒,朋友之間開玩笑也沒有個度,總喜歡拿別人的刺痛當成笑柄的人。
這種「陋行」說好聽點是彼此關係要好,是對方大度不在意。可越是這麼解釋,實際上卻是在反襯自己的「沒有教養,不懂禮數」。
別人不計較是別人大度,你不在乎便是你自己沒有德行。一個沒有好的德行加持的人,縱使人前顯貴,人後也必定要受人唾棄。
若是事態無關緊倒還好,可如果你的言談舉止間觸碰了別人的逆鱗,那麼自己就一定要為過去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
所以說,要想珍惜一段來之不易的情誼,保持恭敬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恭敬的最高境界就是:「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合而不共,似而不同」。
在恭敬相處的過程中需要劃分距離,講究分寸,擠湊得太緊,不一定就會讓彼此產生共鳴。唯有彼此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這份感情持久,而這便是「禮敬」的作用和好處。
雖說「人不能無群」,但交友也一定需要慎密。正確的交友之道應該是:「擇善而從、避利重義、保持恭敬。」
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正確的擇友觀和待友態度,那麼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在生活中就一定能夠結交與自己志同道合、寒暑不渝的良師益友了。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標籤:
評論列表
挺專業的一個情感機構,我一個朋友在那裡諮詢過,服務很貼心!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