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最近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聊着聊着突然間心生八卦,詢問他談戀愛了沒?
他無奈又平靜地說,「上次被分手後,我已經三年多沒有談過戀愛了。」
我不禁陷入了深思,果然每個單身的人,背後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呀。
大叔想起了之前很多讀者在後台留言,訴說自己被冷暴力分手後,不敢再重新踏入一段親密關係,即使遇到喜歡的人,也極度缺乏信心,根本不敢表白……
用他們的話來說,自己正處於一種自卑式單身的狀態 —— 因為自卑,不得不選擇單身。
毫無疑問,這樣的人並非少數。特別是經常自責,把什麼問題都歸因於自己的人,更容易陷入自卑式單身,遲遲難以從中走出來。
實際上,無論是表白被拒,還是被冷暴力分手,其實都屬於一種拒絕、一種人際排斥。可怕的是,這種拒絕會讓人產生習得性自卑。
也就是說,這種被拒後對愛的自卑感,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習得性的。但同時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重建對愛的自信心。
01
習得性自卑:被拒絕的痛苦就像身體受傷一樣
積極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把一隻狗放在籠子裡,每當蜂鳴器響起時,就會電擊這隻狗,狗狗痛得到處亂竄,卻無法逃出籠子……
令人震驚的是,在多次實驗後,即使蜂鳴器響起時,籠子已經打開了,但狗狗卻不會想着逃出去,而是直接躺在地上呻吟,即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自卑產生的過程,與習得性無助很類似。
更進一步地,心痛所引起的前扣帶回皮層神經活動,會讓我們意識到某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因而在隨後類似的情景中,感到焦慮,甚至完全退縮。
例如,當表白被拒絕後,我們會感到心痛,進而即使再遇到喜歡的人,也不敢立刻表白。
同理,當我們被分手後,心痛的同時,也難以很快重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種親密關係中的拒絕重複發生,那麼會極大地打擊我們的自信心,懷疑自我價值。
結果發現,當不斷受到拒絕後,人們會表現出更低的擇偶價值感(Mate Value),即越來越不相信自己能夠吸引別人,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特別是女性,在遭受拒絕後,更容易受到沉重的打擊。甚至有的時候,就像大叔的那位老朋友一樣,僅僅一次被拒絕或者被分手,便會陷入長期自我封閉、退縮的狀態。
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擇偶標準也會發生相應改變,即不斷降低自己的擇偶標準,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 「配得上」。
這並非是矯情,遭受拒絕所帶來的心痛就像身體受到傷害一樣,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修復。恢復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一周就完全不再沉浸在被拒絕的負面情緒中,但有的人可能 3 年都仍然無法重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但不管修復起來有多困難,心理學家們總有一些解決的辦法。
02
如何走出自卑式單身,重建對愛的自信心?
在查閱一些資料後,大叔總結了重建信心的三個主要步驟:直面痛苦,認知重評,展開行動(「拒絕 100 天活動」,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1. 「放下」 的最好辦法,便是直面痛苦
無論是表白被拒,還是在愛情中被分手,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我們想要逃避痛苦的那一剎那,就意味着我們身上的痛苦還沒有被解決。帶着傷痛前行,始終都無法更從容地開始一段新的親密關係。
因此,重建信心的第一步,便是要從痛苦中走出來。走出來的有效辦法之一,不是逃避、也不是死扛,而是直面黑暗。
不僅是直面黑暗,更是要和黑暗相處一段時間,在黑暗裡安靜地獨處,給它記錄、消化下來。
簡單來說,書寫痛苦便是書寫 「與痛苦相關的經歷」 ,因為在安全的環境中重新回憶過往時,更能夠有力量來面對痛苦。
基於這種書寫痛苦的方式,有心理學家慢慢地將其運用在解決親密關係中的痛苦。例如,對於一群在戀愛過程中受到背叛、喪失自信心的人,讓他們詳細地以第一人稱寫下背叛、分手的經歷,以及儘可能多地寫下情緒感受。
經過幾周的書寫練習,發現他們會慢慢淡化那段糟糕的經歷,而且能夠順利地 「翻篇兒」,開始新的生活。
所以,當你無法承受被拒絕所帶來的心痛時,可以嘗試在安靜的環境中,寫一寫當時具體發生了什麼,以及這件事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覺?
注意,一定要具體。不能只寫 「傷心」,這個詞太籠統。怎麼個傷心法?這兩天流完了過去兩年的淚水?眼淚流進嘴角,你感覺到了苦楚的味道?所以你明白了失去的東西對自己有多重要?…………
2. 認知重評,看見積極的一面
在與痛苦的戀愛經歷相處一段時間後,我們仍然也可以繼續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不一樣的意義感,認知重評正是從黑暗中看見曙光的好辦法。
已有的研究表明,基於認知重新的認知行為療法,能夠有效地緩解抑鬱與焦慮,讓人們擺脫一些負性事情帶來的痛苦。
放到親密關係中,表白被拒絕、被分手…… 這些都不一定是壞事情,關鍵要看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它們。
例如,有讀者訴說自己被冷暴力分手的經歷,即對方始終不理不睬,自己的感受如鯁在喉,最終只能選擇分手。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經歷,可以回想或者想象一下,如果沒分手,你會在這段關係中感到幸福快樂嗎?顯然不會。
說不定,分手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解脫。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這段糟糕的關係,識別一些不利於愛情的相處模式 —— 例如冷暴力。
同時,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地反思自己,在這段關係中處於怎樣的角色,是否表達過一些需求,以及這些需求是否合理……
不管怎樣的經歷,永遠都不會只有失去,在失去的同時,只要我們以接納的態度回顧,總會有所收穫。
這些收穫會讓我們避免過度貶低自己,進而有利於重建自信。
3. 行動起來,不要讓拒絕定義你
直面痛苦、認知重評,可以讓我們在遭受拒絕後感到好受些,並且積累能量去重新進入一段新的關係。
新的行動不僅僅是自我得到修復的表現,我們同樣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即一種相信自己能夠實現目標的感覺。
大叔曾經看過一個 TED 演講,令我特別觸動。
蔣甲,曾經挑戰了 「拒絕 100 天」 活動。在他 6 歲的時候,遭受過同學們赤裸裸的拒絕 —— 在一次相互表揚中,拒絕表揚他,而導致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經常不敢提出新的想法,不敢實施新的行為,究其根本,正是那個 6 歲的自己,固步自封。[5]
在 30 歲的時候,他想要嘗試做出一些改變。通過網絡不斷搜索如何擺脫被拒絕的恐懼後,他發現了一種 「行為療法」 —— 直面拒絕。
與直面痛苦類似,直面拒絕也是放棄逃避,但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種對過去傷痛的撫慰,後者則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嘗試。
不要逃避,說得輕巧。
當蔣甲第一次開始 「拒絕 100 天」 行動時,他設定的目標是向公司里的一位保安借 100 美元(按照當前的匯率,約為 700 人民幣)。
他戰戰兢兢地來到了保安面前,用顫抖的聲音說出了一句:「可以借我 100 美元嗎?」 此時的他,因為之前被拒絕的經歷,已經有些汗流浹背。特別是當他聽到保安那句,「Oh,我不能借給你」 時,更是晴天霹靂。
第一次,在遭到拒絕後,他說了句謝謝,就立刻跑開了。
顯然,他還是無法承受被拒絕時恐懼與尷尬。不過好在,他提前把這段借錢被拒絕的經歷錄了下來。回去之後仔細回看後,他發現那位保安貌似也沒有自己想象中的你那樣凶神惡煞,甚至胖胖的,有些可愛。
看着看着,他突然發現,在他逃跑的瞬間,保安問了他一句話:「Why,我為什麼要借錢給你,你有什麼理由可以說服我借給你錢?」
「是呀,為什麼要借錢給我呢?」 蔣甲在心裡默默思索,以及他為什麼不借我錢呢?是因為他手頭上沒有這些錢,還是他覺得我這個人看起來不值得信任?
蔣甲突然覺得,下次遭受拒絕後,要問 why?因為背後的原因,可能並非你想的那樣。
在第二次 「拒絕 100 天」 行動時,他拿了一株花,想要種在一位陌生人家中的院子。按響提前選定的陌生人家裡的門鈴後,他見到一位中年男性。就在他表示想要在這位男性家裡種上一株花後,再次遭到了拒絕。
不過,這次他沒有離開逃跑,而是嘗試詢問了這背後的原因,「Why?」
中年男子解釋到,「因為我家裡養了一條狗,種花會被它弄爛,所以一直都沒有養花。如果你想要種的話,可以詢問一下對面的鄰居,她們家很喜歡種各種花。」
就這樣,蔣甲在中年男子鄰居家的院子中,成功地種上了一株花。
被拒絕後立刻逃跑,
會讓我們喪失了解真實原因的機會,
從而只會不斷猜忌,
認為完全是自己的原因。
愛情中也是如此,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表白卻慘遭拒絕後,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逃跑,因為這太難為情了,太尷尬了……
但這樣做,往往就會覺得是自己配不上別人,所以才遭到拒絕。而實際上,拒絕可能是因為彼此真的不合適,可能是對方還沒有想要談戀愛,甚至可能是對方覺得配不上你……
也就是說,問題可能不在你。
分手時也是如此,當兩個人可以坐下來平靜地溝通過去的感情經歷,也會讓我們更了解這背後的真實原因,更有利於從這段糟糕的經歷中獲得成長。
總而言之,遭受拒絕之後的再次嘗試,能夠讓我們重燃自信,這其中的關鍵便是,便是即使再次收到了拒絕,也要詢問背後的原因。
不要讓拒絕定義你,而要讓被拒絕之後的行動定義自己。
祝福你,
我的朋友,
希望你也可以在被拒絕後重建自信。
世界和我愛着你。
- The End -
[4] 程利, 袁加錦, 何媛媛, & 李紅. . 情緒調節策略:認知重評優於表達抑制. 心理科學進展(04), 88-93.
[5] 蔣甲,「拒絕 100 天活動」.(TED Video)
標籤:
評論列表
現代年輕人的情感問題很多,需要這樣的情感諮詢師,很專業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