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
我幾乎沒有感情,只有規則,可以正常生活嗎?
比起感情,我更喜歡理性和規則。我很難接受自己的感受。對愛情幾乎沒有欲望。不崇尚感情的人能正常生活嗎?如果沒有,如何改變?
01不是沒有感情,其實是很難接受自己的感情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logistic
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說到感情或者情緒(嚴格來說,情緒和情緒是有一些區別的,這裡不做進一步的區分),我們可能會想到一些不好的詞:衝動、流淚、悲傷、暴怒等。甚至有一種說法是“成熟的人已經放棄情感了”。
問題是,如果情感真的“無用”,為什麼在進化過程中被保留下來?
只有一個答案,情緒有用,而且非常有用。
比如被表揚的喜悅,這種情緒給了我們勤勞的幹勁;被侮辱時的憤怒,這種情緒給了我們一個保護自己的準備;失去親人的悲痛,這種情感給了我們珍惜面前的領悟.(以上例子都反映了情感上的動機功能)。此外,情感方面還有信號功能、適應功能、組織功能。
不可否認,因為情感的存在,我們有時會經歷“心碎”的痛苦,但情緒跟人體的痛覺是一樣的,不能因為它給你痛,就否定它的意義。
回到對問題的描述,我看到這個主題並非完全沒有感情,而是“很難接受自己的感情”。
這聽起來更像是一種“理智化”的防禦方式.有一個現實的例子:
有一個人,他在俱樂部的朋友都不在名單上,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對自己說:“愛情只是頭腦中荷爾蒙的產物。這些人沒有自制力,會脫單。”事實上,這只是他在迴避對其他人的嫉妒,和自己不夠優秀的挫敗感.採取的策略
像大多數防禦形式一樣,在短時間內,我們能夠減少傷害,但久而久之,卻會帶來一些負面的作用。
如前所述,情緒具有動機功能。一個人如果長期拒絕自己的情感,看不到自己的需求,就會變得麻木,對一切都失去興趣,最終生活在一個形而上的抽象世界,脫離現實世界,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機器人。
防禦機制是一個人在面對攻擊時所採取的一種應對方式,往往不易察覺,根深蒂固。
有人建議你可以在專業顧問的幫助下開始去意識到它的存在,理解它的運作模式,探索發生改變的可能。
02情感淡薄會使我們失去美好體驗,理智和情緒是可以共存的。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吻風
壹心理問答社工
理性高於情感,不受情感支配是一個比較的難得的.
看同一個視頻的時候,別人哭了,你卻很平靜,可以從中吸取教訓。
我想這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你不被情感左右。
但是情感太過於淡泊又會讓自己缺少很多體驗,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情感經歷,這些體驗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我覺得你不是沒有感情,但是感情比較冷淡,你不想讓你的感情影響你的判斷,所以你稍微壓抑一下你的感情。
但是理智和感情並不是對立的,它們是可以共存的,
感情和情緒都是自然發生的,所以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感情。
03過度理性或許是過度的拒絕,自己的主觀體驗才是判斷標準。
壹心理精華回
答者@塵埃落定看世界,帶着偏見,我只是生命中的一粒塵埃
我看到了一個銅牆鐵壁,就像曾經的自己。
理性與情感是可以共存的,如果你感到無法共存,那麼我猜想你很可能背後更大的問題,建議你找一位可以隨時聯繫的心理諮詢師,並不一定現在就要做諮詢,但我想有時候你會用得上。
過度的理性,可以用“拒絕”來解釋,
拒絕情感的波動,拒絕情緒的被控制,拒絕被當下的情節與思路引導,還有,拒絕自己的弱小與無助。
這樣分析,背後就是一個巨大的空洞。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需要依靠,需要支持,需要理解的,因為人的社會本實上來說就是關係社會,人是很難進行自我滿足的,也就是需要從外界獲取,從他人那裡獲取。
就像你看某個視頻,別人哭的稀里嘩啦,而你只想要獲得某個心得或者體會,這就是兩種不同的心理需求,別人想要找同類,而你卻在找知識。
視頻里的東西不可能由你自己產生,是由他人產生出來,然後被你看到的,你與視頻製造者之間儘管互不相識,
但因為需求的關係,而產生聯繫,視頻製造者可能需要點擊率以賺取費用,而你提供了點擊率,從而產生聯繫,這就是社會。
但過度理性,或者說叫過度直接則會造成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拒絕給予。
中國人常講“面子問題”,面子就是索取需求的遮羞布。
愛情從生理學上來說就是性慾與交配,但你能跟一個異性說自己想跟你“交配”嗎?
如果你說了,對方會認為你不是流氓就是有病。
當然你如果遇到的是性工作者,結果就是很自然的買賣關係(在國內是違法的,在國外就不一定了),如果你跟性工作者說你愛上他,通常他會認為你有病。
這就是社會索取過程中的另一個問題,掩蓋索取。
這個東西屬於社會契約的部分,也可以稱之為社會道德,因為在最初的社會中,如果人人都要直接的索取自己想要的需求,人類社會很可能就會被自己滅掉,
人類文化或者說叫道德束縛,一方面在規範人類行為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在扮演人類需求的遮羞布。情感需求就是一種需求上的遮羞布。
你不需要這樣的遮羞布,或者說不渴望使用這樣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者給予,那麼我就要猜測,你是否能滿足自己全部的需求?
當你不需要用這樣的遮羞布就能索取自己需要的需求時,當然沒必要使。但是這樣的你也會相應的不會感受到困惑與痛苦。
他人的生活習慣或者方式並不能對你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是單身還是戀愛都應該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
如果你在人際關係上感到困惑,或者有一些完全無法受到自己掌控的事情,甚至脫離自己預期的社會關係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主觀感受到有問題或者困惑、痛苦等等負性的心理體驗,我猜想你背後可能隱藏有一個被你深埋的心理問題,撼動這個問題會毀掉你的整個精神大廈,或者說你的整個精神大廈都需要重新糾正,因為整個精神大廈就是為應對問題而建立起來的。
當然如果沒有,理性的生活可以說是很多人放在口頭上的渴望,但真正實現的或者說渴望實現的沒幾個,你能做到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建議你聯繫一位諮詢師,未必需要諮詢,如果未來需要,他就是最有可能幫到你的人之一。
你提到的男子在超市偷東西將主管殺死,反而因為貧窮得到了輿論的同情。
這個讓我想起了社會心理學上的一些有趣的問題,我記得一個情況是一群歹徒搶劫了一家銀行,但因為銀行職員的堅守,導致歹徒撤離時被警察圍攻了,然後歹徒就將銀行職員當作人質與警方對峙。很有意思的是整個搶劫銀行結束後,在法庭上對這幫歹徒提起公訴時,居然沒一個銀行職員願意出庭指證,人質居然為綁匪辯護,這是什麼情況?因為在警察攻進來時,這幫還有人性的歹徒幫了這些人質,避免了人質死於亂槍。一場人盡皆知的銀行搶劫案,居然每一個銀行職員願意出庭指證歹徒搶劫銀行。
其實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個人的主觀體驗會擾亂個人的思維,甚至主導個人的思維。
你講的例子,當眾人看到有人偷東西時,會很自然的譴責偷東西的人,然後看到殺人,就會更加譴責,甚至口誅筆伐,但是當知道了他是因為貧窮才去偷東西,並且因為超市主管的執拗、不變通才失手殺了他時,輿論的指責就會變成同情,
因為輿論本質上來說都是窮人,因為貧窮而去偷盜,是值得同情的,而那位不懂得變通的主管,為此丟掉了性命,更為這種藉口提供了依據,人急了什麼事都乾的出來。
我在看《鄭和下西洋》有關朱棣謀反的情節時,因為朱元璋晚年大力打擊藩王,朱棣為求自保,姚廣孝給朱棣出了一個主意,主動交出兵權,有一個情節很形象,把一個茶杯扔進水裡,怎麼能掩蓋茶杯掉進水裡的事實?再把茶壺扔下去,就掩蓋了茶杯的問題,只看到茶壺掉水了。
其實只是想說人們會被當下的感受左右,當更大的體驗出現時,又會被更大的感受所左右。
這是人類情感的局限性,也是人類想要掙脫的束縛。
你能脫離現象,看本質,在當下拼湊盛行的當代,的確很難得。
愛情則是另一個問題,因為從人際關係上來說,愛情之上,還有一種關係,那就是知己。
知己是一種高度融洽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會讓你體會到超越自身限制的感受。
當然,一般的愛情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一般都是在磕磕碰碰中,磨合前進與成長,還有些會演化成家庭問題與矛盾。
所以,需不需要都是自己的事情,沒必要弄一堆標配折騰自己,
特立獨行也未必不是好事,只要既不會給別人製造痛苦,自己也感受不到痛苦等負性體驗,就好。
04單獨一方的理性或感性才不妥,只有理性或許或失去生活的驚喜。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山雞叔叔
換個角度看問題; 換個思路克障礙; 換個位置做自己
不提倡感情,不接受感情,有點類似於把自己“裝在套子裡”,
築建起厚重的心理防禦工事,拒絕與他人產生情感連接,避免受到影響與傷害,正常地生活自然沒什麼問題,
但或許內心會有些許壓抑,可能會錯過一些現實中美好與驚喜。
站在我的角度看來,生活里若剔除了感情,少了感性的羈絆,會失去很多活力與熱情。
題主陳述的內容里提到了一個值得分析的事件,“超市偷竊殺人案”讓你對情感的認知發生了猝然變化。
我們在面對刺激時,
理性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看清一件事情的始末,評判利弊對錯;感性的引導可以幫助我們更關懷弱者、釋放情緒,探索人性的真相。其實二者並不矛盾,但被其中任何一方完全主導,才能算作是偏頗、失當。
“人本”主義,“人本”的原則更多提倡的是“自由意志”與“人的價值”。
它更多強調的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認知、行為、決定、判斷充分認可,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有無必要改變,在於題主你自己的判斷與感受,你不一定非要做某些他人建議、贊同、推崇的事情;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更清晰你的感受。
標籤:
評論列表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很靠譜,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