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乞巧》 郎世寧 (清)
《秋夕》 朱梅邨
明天是8月22日,農曆七月初四,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暑氣到了處暑節氣真的會止步嗎?巧合的是,今年出伏當日,正是七月初七,如果時光倒流至唐宋時期,這幾天家家戶戶正忙着迎接七夕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翻拍)
處暑後兩天,三伏天便告結束
古人判斷一年中暑氣何時終結,主要是基於兩個時間點:一是處暑,二是末伏結束的時間。如果這兩個時間點都已過,就可以確定暑氣真的要終止了。
今年的三伏天,初伏始於7月16日,末伏終於8月24日,共40天,至8月25日便出伏。也就是說,處暑後兩天,三伏天便告結束。因此可以確定,涼爽的天氣即將到來,家裡的空調,也可以歇歇了。
巧合的是,今年出伏當日,正是七月初七,如果時光倒流至唐宋時期,這幾天家家戶戶正忙着迎接七夕節。
據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街。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做雙頭蓮,取玩一時,提攜而歸,路人往往嗟愛。……兒童輩特地新妝,競夸鮮麗。」
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已流傳了2000多年。自漢代開始,七夕便成為一個節日,且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又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女兒節」「七姐節」等。
「七」與女性有着深刻的聯繫
七夕之「七」,與織女星確有關係。而數字上的「七」和「七七」,與少女和女性也有深刻的聯繫。
《詩經·小雅·大東》有詩句云:「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意思是:「織女星座三隻角,一天七次移位忙。雖然來回移動忙,不能織出好花樣。」(程俊英 譯)織女星共有三星,每個時辰移動一次位置,從早到晚(卯時到酉時)就移動七次,因此稱為「七襄」,故織女星確與七數有關。
在《周易》象數中,七為兌卦,為西方、秋天、少女的象徵。七月入秋,七月初七為重七之日,如將此日定為人間少女向織女乞巧的節日,是順理成章之事。
此外,古代素來有「女七男八」之說。所謂「女七男八」,是指女子每隔7年,男子每隔8年,生理上會發生一次很明顯的變化。《黃帝內經》說:「女不過盡七七。」故「七七」與女性密切相關,這個數字是人類生殖繁衍的象徵,故以「七七」為女性的節日,也是順理成章。
而七夕習俗中的少女乞巧、兒童穿新裝、賣「磨喝樂」(泥塑兒童像)等,正是古代「七七」理念和生殖崇拜的反映。
這三種說法,都有點牽強
那麼,為何向織女乞巧這件事要在七月七日做呢?因最早記載七夕習俗的《西京雜記》《四民月令》等文獻都沒有解釋原因,後人便紛紛猜測,大致有下面幾種說法。
說法一: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星合稱「七曜」,而牽牛星是「七曜」運行的起始點。《漢書·天文志》說:「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三正之始。」而七夕是月逢七、日逢七,為日、月在數字上相會之日,於是便將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也定在七夕。
點評:此說過於空泛,並不能解釋為何古人將七夕視為「女兒節」。
說法二: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些「重日」列為吉慶日,認為這些日子是「天地交泰」「天人相通」之日。因「七」與「妻」諧音,且又與「吉」諧音,「七七」有「雙吉」之意,於是「七七」便成為與女性相關的節日。
點評:此說也不成立,七夕節的主要參與者是未婚少女,而非已為人妻者,用諧音去解釋「七七」純屬膚淺之見。
說法三:在《天仙配》中,女主角是「七仙女」。而「七仙女」在古代天文學上是指女宿扶筐七星。《宋史·天文志》說:「扶筐七星,盛桑之器,主勸蠶也。」雖然織女星與女宿扶筐七星並非同一星宿,但對於凡人來說,同樣與桑蠶紡織有關,兩者是可以混同的。正是因為掌管桑蠶紡織的女宿的星數為七,所以人們將七夕節視為女性的節日。
點評:此說也有些牽強附會。雖然女宿扶筐七星掌管桑蠶,與織女星有類似的象徵意義,但古人沒必要用女宿扶筐七星去取代與牽牛星隔「河」相望的織女星,且牛郎織女的故事與《天仙配》並非同一回事。
來源:廣州日報
標籤: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