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總是愛發脾氣收不住?
昨天下午閨蜜給我發信息,說孩子再不開學,就要被氣死了,氣的收不住,總是要發怒。我問她怎麼了,她說幼兒園布置了任務,每天背古詩,孩子不好好背,還總是哭。
都說無法「感同身受」,但這一點作為陪伴了孩子快一個月整的寶媽寶媽們來說,可真的是無比「感同身受」了。
細想最近這段時間,自己也是,尤其家裡有兩個孩子,每天除了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還要處理他們之前的「糾紛」,玩具搶不過來要哭,不讓看手機要哭,樓下玩具店不開門買不了玩具要哭,不做自己喜歡的那個遊戲要哭……
一天兩天還行,時間長了家長絕對也收不住,再怎麼強調要「正面管教」,但這個時候我們的底層情緒一旦被激發,憤怒也成了常有的事。
夫妻之間也會因為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產生矛盾,輕則「惡語相向」,重的甚至「大打出手」。總之,這段時間,情緒的發泄是免不了的。
其實,不僅僅是這個特殊的時期,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也有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忍不住「發怒」的時候,當然事後自己也會非常後悔,但當同樣的場景再現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做出同樣發怒的舉動。
愛發脾氣,可能並不怪你
那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總是將怒氣特別容易地發在了愛人或者孩子的身上?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無法保持正常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一些讓我們着急上火的事情呢?
其實,心理學家早就給出了答案。原來,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區域是負責我們的情緒中樞的,那就是我們大腦的「杏仁核」。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塔瑪·瓊斯基說:
「杏仁核不冒險也不區分真實與想象的威脅,一旦杏仁核出來主導全局,你的整個身體就只能聽命行事。這樣一來,你就沒什麼力氣去做一點理性的事情。」
那麼,是不是我們先天的杏仁核就決定了我們的情緒不可以被管理和控制呢?當然不是。
心理學研究也證明,「大腦是可塑的」,當我們經常去使用我們的大腦控制我們的情緒的時候,這部分的腦迴路就會被增強,神經元的鏈接的那條神經也就會變得越粗壯,也就是說:腦子越用越好用,你越學習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你慢慢地控制情緒的這條腦迴路就會越來越強壯,那麼你的情緒管理自然也會做得越來越好。
女人要想脾氣好,可以嘗試一下做這4件事
01 學會分離「人」與「獸性」
從心理學上看,憤怒的真實面目是:粗魯野蠻之人(暫時)凌駕了智者,也就是「失去了理智」,「文明人」沒有了。
可我們同時也面臨着一個挑戰就是:當我們明白自己憤怒錯了的時候,一切都太遲了,對孩子、對愛人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收不回來了。
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在下一次憤怒要爆發之前,暗示自己,給自己的情緒重新貼個標籤,「遠離快要變成野獸的感覺」。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著名的文學家寫過一段話,大意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很多人在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時候,尤其是面對自己親近的人的時候,變成了一個面目猙獰的獸。」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分離我們的「文明人」與「獸性」,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獸。
02 寫情緒日記,記錄情緒
很多人都聽說過情緒日記,但是沒寫過。
筆者自己因為情緒管理做得不好,因此動手開始寫情緒日記,事實證明效果是很好的。尤其是當自己發怒完之後,在情緒日記里這樣記錄:
用三個詞描述情緒的類別引起這種情緒的來源是什麼產生情緒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去改善反思感恩日記當你堅持每一次不正常的情緒都記錄下來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憤怒、焦慮等種種情緒的來源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時候你就會去反思,為什麼你總是在同一件事情上產生同一種情緒?然後就着手去改變。
比如:筆者總會在好幾天不讀書不學習、浪費時間的時候,產生非常焦慮的情緒,那麼我發現這個規律之後,就會告誡自己要每天堅持讀書學習,減少焦慮的情緒內耗。
對於憤怒的情緒也同樣可以如此管理%20。比如你總是因為孩子磨磨唧唧而感到憤怒,那你就着手去改善孩子的行動力,而不是每一次都用「發怒」去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情緒日記的意義所在。
03%20看清自己的「防禦心理」
是人都有「防禦心理「,都會本能地第一時間維護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因此,我們要學會在發怒之前,想一想是不是又在本能地下意識地做反應了。尤其是和愛人家人爭吵的時候,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大的原則問題,而只是我們不願意聽也不想聽對方的表述,而只是固執地堅守自己的觀點,拒絕傾聽,拒絕與他人進行溝通。
要放棄「我一定要贏」「我所說的一定是對的」「誰也不能挑戰我說的話」這樣的想法。
特別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更容易拿出「家長的權威」,這樣是不理智的。
04 事後與愛人孩子進行溝通
如果你真的忍不住發怒了,搞的「兩敗俱傷」,那麼事後 ,一定要反思復盤,跟孩子愛人進行溝通,該認錯的認錯,該教育的教育,最好雙方都能夠養成這樣一個習慣,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畢竟情緒內耗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我們總是希望能夠母慈子孝,歲月靜好,情緒平穩,我們不希望每天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此,要及時地把憤怒「扼殺」在搖籃里。
當然,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我們慢慢鍛煉。
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說:
當你對執行一個任務越來越熟練時,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會降低。這種普遍的「最省力法則」,不僅適用於體力活,還適用於我們的認知行為。
因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情緒管理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當你經常性地提醒和告誡自己要注意自己不要總是「發怒」,那麼以後你將慢慢地變得不再那麼容易發怒了。
你好,我是牧心,北師大法學碩士,終身學習者,每年讀書100+本,輸出30萬字+,獲得20+次青雲計劃的情感領域創作者,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標籤:
評論列表
挺專業的一個情感機構,我一個朋友在那裡諮詢過,服務很貼心!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