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香港的同性戀歌手自殺,刷新我們對於躁狂症的了解,往往很多人把躁狂症認為是情緒上的疾病,這個心理疾病經常會被人忽視。因為看起來和平常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情緒不穩定,波動比較大,像兩級分化嚴重。
在臨床上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母親說自己14歲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怕事,被醫生診斷為抑鬱症,治療一段時間後,孩子竟然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成績突飛猛進,也變的非常活潑開朗,當媽媽像醫生表達感謝時,醫生卻對說壞了,這孩子情況比想象的嚴重是躁狂症。
為何說自評過高有可能是躁狂症?
有躁狂症的人有着雙向的人格,心情處於兩個極端點。有時自卑,膽小,怕事,有時處於狂躁狀態時,自評過高,大腦處於異常興奮,思維較常人來說更加的敏捷,擁有超常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掌握的比別人快,自信滿滿,精力十分充沛,並且連續幾天只睡二三個小時也不覺疲勞。但是這種興奮是一種病態,狂躁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稍微的刺激就會大發脾氣,經常會出現身體和精神的不協調。
那麼,躁狂症為何只折磨親人?
躁狂症的患者第一接觸人是自己的親人,作為親人,長時間受到躁狂症患者的折磨在奔潰邊緣徘徊,由於相處時間長,為了避免出門或者出現過激的行為,親人一般讓他們待在家裡,減少惹麻煩。這樣躁狂患者就將所有的情緒都發在親人身上,躁狂時候會大發脾氣,有時抑鬱的時候也讓親人們感痛苦,所有才有了躁狂症為何只折磨親人的說法。
對於躁狂患者要接受科學的心理、精神治療,除了要緩解症狀,更應該找到病因,才能徹底戰勝躁狂症。
溫馨提示:需了解更多心理精神問題,可查看更多文章,如有心理問題需要解決的,不妨留言或者私信進一步交流。
標籤:
評論列表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可以幫助複合嗎?
可以幫助複合嗎?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