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在我們人類社會中涉及到兩性問題時,一段戀情或婚姻的開始往往都是始於男性對女性的追求。
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一模式,並把這種現象當做一種常態。
很少有人會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要想探究為什麼會有男追女的現象,我們需要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追根溯源,一探究竟。
這樣才能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生物界普遍出現的雄性追求雌性的現象。
首先,筆者要向大家開宗立意,我們在探索這一問題時,要站在基因的角度思考問題。
因為我們之所以要結婚生子,本質上是為了傳遞自身的基因。
基因的本質是自私的(比喻,基因並沒有思想,只有不擇手段生存傳遞下去的本能)。
從基因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和其他一切生物,都只不過是基因製造出來的生存機器,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基因複製繁衍自身。
那麼對於兩性問題,我們就可以通過基因的自私性這一特點進行推理。
性別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直接回到基本原理上來,深入探討一下雄性和雌性的根本性質。
雄性的本質是什麼?雌性的根本定義又是什麼?
我們作為哺乳動物看到大自然以各種各樣的特徵為性別下定義,諸如擁有陰莖 、生育子女、以特殊的乳腺哺乳、某些染色體方面的特性等等。
對於哺乳動物來說,這些判斷個體性別的標準是無可厚非的,但對於一般的動物和植物,這樣的標準並不比把穿長褲子 作為判斷人類性別的標準更加可靠。
例如青蛙,不論雄性還是雌性都沒有陰莖。
這樣說來,雄性和雌性這兩個詞也許就不具有人們普遍所理解的意義 了。
實際上性別有一個基本特性,可以據以標明一切動物和植物的雄性和雌性。這就是雄性的性細胞或「配子」比雌性「配子」要小得多,數量也多得多。
(註:配子是生物繁衍所必須的性細胞的統稱,比如人類的精子和卵子就都是配子。)
不論我們討論的是動物還是植物,情況都是如此。
如果某個群體的個體擁有大的性細胞,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可以稱之為雌性;如果另一個群體的個體擁有小的性細胞,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可以稱之為雄性。
這種差別在爬行類動物以及鳥類中尤為顯著。
它們的一個卵細胞,其大小程度和總共的營養成分,足以餵養一個正在發育成長的幼兒長達數周。
即使是人類,儘管卵子小得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但仍比精子大許多倍。
我們將會看到,根據這一基本差別,我們就能夠解釋兩性之間的所有其他差別。
精子同卵子為新的個體貢獻的基因數目雖然也相等,但卵子在提供食物儲存方面卻遠遠超過精子:實際上,精子並不提供任何食物儲存,只是致力於把自己的 基因儘快輸送給卵子而已。
因此,在受孕的時刻,做父親的對子代的投資 ,比他應支付的資源份額(50%)少 。
由於每個精子都非常微小,一個雄性個體每天能夠製造千百萬個。
這意味着他具有潛在的能力,能夠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利用不同的雌性個體使一大批幼兒出生。
這種情況之所以可能成功,僅僅是因為每個受孕的母體都能為新胎兒提供足夠的食物。
因此 ,每一雌性個體能夠生育的幼兒數量就有了限制,但雄性個體可以繁殖幼兒的數量實質上是無限的。
這就是為什麼雄性普遍希望與更多雌性交配的本質原因。
精子和卵子的進化軌跡
那麼這種現象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生物學家帕克以及其他人都曾證明,這種不對稱現象可能是由原來是同形配子(形狀大小基本相同的配子)的狀態進化而來。
還是在所有的性細胞可以相互交換而且體積也大致相同的時候,其中很可能有一些碰巧比其他的略大一點。
略大的同形配子可能在某些方面比普通的同形配子占優勢,因為它一開始就能為胎兒提供大量的食物,使其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因此那時就可能出現了一個形成較大的配子的進化趨勢。
但道路不會是平坦的。其體積大於實際需要的同形配子,在開始進化後會為自私性的利用行為打開方便之門。
那些製造小一些的配子的個體,如果它們有把握使自己的小配子同特大配子融合的話,它們就會從中獲得好處。
只要使小的配子更加機動靈活,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大的配子,就能實現這一目的。
凡能製造體積小、運動速度快的配子的個體享有一個有利條件:它能夠大量製造配子,因此具有繁殖更多幼兒的潛力 。
自然選擇有利於製造小的但能主動 找到大的並與之融合的性細胞。
因此 ,我們可以想象,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性"策略」正在進化中。
一種是大量投資或「誠實」策略。
這種策略自然而然地為小量投資、具有剝削性質的或「狡 猾"的策略開闢了道路。
這兩種策略的相互背馳現象一旦開始,就猶如脫韁之馬勢必將繼續下去。
介乎這兩種體積之間的中間體要受到懲罰,因為它們不具有這兩種極端策略中任何一種的有利條件。
狡猾的配子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靈活機動。
誠實的配子卻進化得越來越大,以補償狡猾的配子日趨縮小的投資額,並變得不靈活起來,反正狡猾的配子總是會積極主動去追逐它們的。
每一個誠實的配子「寧願」同另一個誠實的配子進行融合。
但是,排斥狡猾配子的自然選擇壓力同驅使它們鑽空子的壓力相比,前者較弱:因為狡猾的配子在這場進化的戰鬥中必須取勝,否則損失很大。
於是誠實的配子變成了卵子,而狡猾的配子則演變成了精子。
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雄性是這種秉持着狡猾策略的基因進化而來的,雌性則是秉持着誠實策略的基因進化而來的。
那麼在兩者結合過程中,必然會發生博弈,讓我們探討一下雙方的博弈過程可能發生的情況。
兩性博弈
一對配偶,作為配偶雙方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成長下去,將自己的基因傳遞。
分歧在於誰將承擔撫養這些子女的主要責任,每一個體都希望存活的子女越多越好。
在任何一個子女身上,她或他投資的越少,他或她能夠生育的子女就會越多。
顯而易見實現這種願望的方法,是誘使你的性配偶在對每一個子女進行投資時,付出比他或她理應承擔得更多的資源,以便自己脫身同另外的配偶再生子女。
這種策略是一種兩性都嚮往的策略,不過對雌性來講更難如願以償。
由於她一開始就以其營養豐富的卵子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資額。
因此做母親的從懷孕的時刻起,就對每個幼兒承擔了比做父親的更大的義務。
如果幼兒一旦死亡,她比做父親的要蒙受更大的損失。
更確切的講,為了把另一個新的嬰兒撫養到同死去的嬰兒同樣大小,她今後必須得比做父親的進行更多的投資。
如果她耍花招,讓做父親的照料幼兒,而自己卻同另一個雄性個體私奔,父親也可以將幼兒拋棄作為報復手段。
因為其所蒙受的損失相對來說要小,因此至少在幼兒發育的早期,如果有這種拋棄行為發生的話,一般是父親拋棄母親和孩子而不是相反。
同樣,我們可以推斷出雌性個體對子女的投資多於雄性個體,這不僅在一開始,而且在子女整個發育期間都是如此。
所以例如在哺乳類動物中,在自己體內孕育胎兒的是雌性個體,幼兒降生之後,製造乳汁餵養嬰兒的是雌性個體。
撫養並保護嬰兒的主要責任,落在雌性個體肩上。
而這種剝削行為在進化上的主要基礎是卵子比精子大。
那麼為什麼在許多物種中做父親的也非常勤奮,而且忠實地照料幼兒呢?
這裡我們可以設想,在某種境況下的對抗壓力起了作用,對配偶的自私剝削,不僅能得到好處,一定也會受到懲罰,這種懲罰超過了所得利益。
不管怎樣,只有在妻子有條件不依賴他人撫養嬰兒的前提下,父親拋棄妻子和嬰兒才會有好處。
被拋棄的母親可能採取的各種行動方針有以下幾種。
對她來說最好的策略莫過於欺騙另一個雄性個體,讓他以為這就是他自己的嬰兒。
如果幼兒還是個尚未出生的胎兒,要做到這點恐怕並不太困難。
當然幼兒體內有她的一半基因,而上當受騙的父親的基因卻一個也沒有。
自然選擇會對雄性個體的這種上當受騙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戒,而且事實上自然選擇又會幫助那些雄性個體。
他們一旦同新妻子結為配偶時,就採取積極行動殺死潛在的繼子。
比如雄鼠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懷孕的雌鼠一旦聞到這種化學物質,在這種味道同其先前配偶的不同時她就會自行流產。
雄鼠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潛在的繼子殺死的,並使他的新妻子可以接受他的追求。
無獨有偶,一般來說在非洲的獅群中雄獅一旦戰勝老的獅王就會殺死它留下的後代。
因為這些後代不是他們自己生的,為了避免將有限的資源浪費在其他雄性的後代上就產生了這樣的結果。
有時,雄性個體不需要殺死繼子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他之前可以把追求的時間拖長,在這期間驅走一切向目標雌性接近的雄性個體,並防止她逃跑。
用這樣的方法,他可以看到在她子宮裡有沒有藏着任何小的繼子,如果有就拋棄她。
雄性和雌性個體在交配之前,可能都希望「訂婚」期要長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雄性個體之所以希望如此,就是前面我們說的情況,為了避免「喜當爹」。
而雌性的原因呢?
我們知道雌性在一開始就為後代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資,因此如果雄性一旦拋棄她,她將面臨兩難選擇。
一個是選擇獨立撫養幼兒或者找到其他雄性騙取他的信任,將幼兒養大。
但這種選擇中如果獨自撫養將會意味着她要付出更多成本,要遠超出她同雄性共同撫養的投資,騙取信任也可能會失敗。
另一個選擇是直接拋棄幼兒,但這樣一來之前她的投資就都白費了。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有些亡羊補牢。
想要避免被這種困境發生,就必須留住雄性的心,避免遭到對方的拋棄。
那麼她該如何做呢?
萬幸,雌性手中握有一張王牌,她可以拒絕交配,因為她有一個既大又富有營養的卵子。
凡是能成功的與之交配的雄性個體,就可為其後代獲得一份豐富的食物儲藏。
所以她是賣方,可以待價而沽。
雌性個體在交配之前能夠據此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因為她一旦交配,就失去了手中的王牌,她把自己的卵子信託給了與之交配的雄性個體。
雌性可以先對雄性打量一番,試圖事先發現其忠誠和眷戀家庭生活的跡象。
在雄性種群中成為忠誠的丈夫的現象,必然存在程度上的差異。
雌性個體如能辨別這種特徵,他們可以選擇具有這種品質的雄性個體,從而使自己受益。
雌性個體要做到這點方式之一是長時間的忸怩作態,凡是沒有耐心,等不及與之交配的雄性,大概不能成為忠誠的丈夫。
堅持訂婚期要長的方式,剔除了不誠心的求婚者,最後只同意先證明具有忠誠和持久的品質的雄性個體交配。
雌性忸怩作態是動物中一種常見的現象,求愛或訂婚時間拉得長也很普遍。
我們講過訂婚期長對雄性個體也有利,因為雄性有撫養其他雄性個體所生幼兒的危險。
追求的儀式通常包括雄性個體在交配前所進行的重要投資。
雌性個體可以等到雄性個體為其築巢後,再答應與之交配,或者雄性個體必須餵養雌性以相當大量的食物。
從雌性個體的角度來講,這樣做可以看做是雄性個體事先為她們所孕育的後代投資了。
因此,這樣一來雄性因為投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就不會輕易拋棄雌性讓她獨自撫養幼兒。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女性普遍需要男性的追求才肯與之結合的根本原因。
現在經過筆者的介紹,諸位是否對題目中問題的答案有所了解了呢?
如果你能在看過這篇文章過後有所收穫,那便不枉筆者的一番心思了。
一個致力於為那些因為沉迷網絡世界,導致獲取的知識全都碎片化的人們,提供完整知識體系的分享者。
標籤:
評論列表
我對比過很多家,你們家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很慶幸選擇你們幫忙挽回!
可以幫助複合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