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日本NHK從1973年開始,每五年就會統計一項全國性數據,關於國民對於婚姻意願的變化。2019年的最新數據顯示,結婚觀念調查中68%的人選擇「不一定要結婚」,創歷史新高,認為"結婚是理所當然的"比例僅有27%。在這樣的婚姻態度下,日本社會少子化、老齡化、獨身主義的標籤越來越多……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不斷追求自己的自由,社會越來越個人化,各類交友網站,即使單身也可以過着非常充實的生活,況且日本的風俗產業很發達,沒有伴侶,也完全不用擔心生理需求。現今很多細膩的日劇風格可以折射出這種現象,分別從男性和女性的角度拍攝了很多這樣的話題劇,《不結婚》《不能結婚的男人》《東京單身男人》《我無法戀愛的理由》《最完美的離婚》《晝顏》等等。
相比國內家庭關係吵鬧的劇,日劇更容易讓我們深思,戀愛是什麼,結婚是什麼,你想戀愛嗎,你要結婚嗎?也許我們可以在這裡找到內心想要的答案。2016年《家族的形式》這部溫情的家庭劇,在豆瓣評分很高,小編認為它所呈現的三觀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剛播出的時候就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一個人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沒必要刻意封閉自己,寧缺毋濫,如果遇到合適的人也一定不要錯過,說到底,人還是群居動物,再優秀的人,也會孤獨需要陪伴的。
該劇講述了一個不婚主義者如何建立家庭成員間「羈絆」的故事。香取慎吾扮演的男主大介在大手文具公司擔任企劃主管,有極強的精神潔癖和強迫症,做事認真,平時喜歡健身、看書、騎行,特別喜歡自我充電,在39歲時買下東京的一套複式單身公寓,迎來了屬於自己世界的「城堡」,每天固執地保護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和同事聚餐,下班回家就癱倒在loft二層的沙發上喝啤酒看書,盡情地享受自己的安靜時光。看到這裡,偏愛獨立空間,比起熱鬧更愛冷清的小夥伴們可能已經熱淚盈眶了,多幸福自在的單身時光。然而,打破這一寧靜的正是男主的父親,從鄉下帶着繼子來尋找再婚的妻子,三人暫時一起同居,突如其來被打亂的生活幾乎讓大介奔潰。上野樹里飾演的女主葉菜子32歲,住在大介樓上,年輕時由於不能生育離婚了,對未來抱有不安,但也做好了孤獨一生的心理準備,葉菜子的母親不習慣郊外清冷寂寞的退休生活,和丈夫分居,獨自來到東京寄住在葉菜子家,想開始新的人生。這樣的兩個人,住在樓上樓下,就像我們和鄰居一樣,按照正常地發展軌跡,最密切的接觸也就是電梯裡相遇的點頭微笑,除此之外,再無交集,但是因為兩位主角父母的入住,他們的生活都發生了改變。
猶如火星撞地球一般,男女主和家人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期間,發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一開始男女主相識,交流過各自的想法,強勢的兩人並不待見對方,然而父母的不見外讓四樓和五樓變成相互關心的兩家人,大介爸爸做了熏魚叫葉菜子的媽媽,葉菜子媽媽烤了點心分給樓下鄰居,兩家組織了聚會召集了鄰居同事,遠親近鄰的和諧景象打亂了兩人原本的生活。兩代人各自的困惑和迷茫,在沒有失去自我的前提下,逐漸互相理解,坦誠相待。老戲骨西田敏行飾演的父親角色是聯繫所有人羈絆的重要的紐帶,他的許多說教台詞讓人印象深刻非常感動。
「一個人不如兩個人,兩個人不如三個人」,這是大介母親去世前留給丈夫的話,也是故事開始的原因,父親不想看到年近不惑的兒子孤獨終老,沒有朋友沒有家人,希望臨終前能打破大介向外界築起的高牆。他聯繫了與兒子的感情,大介和葉菜子、弟弟、同事的感情,一次次的家庭聚會,拉近了人與人的關係。
大介在長輩的影響下,慢慢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一步步走向人群。結局是在父親的葬禮上,大介向葉菜子表白了,雙方沒有改變太多,不是對現實低頭,對婚姻妥協,而是通過和葉菜子的不斷磨合,兩人都發現對方是最合適的在一起的人,「一生中或許再也遇不到這麼合拍的人了,這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奇蹟」,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呢?相似的價值觀,惺惺相惜的緣分,也因為彼此對自由與空間的尊重,兩個人可以待在重疊的舒適區域,也隨時能退回到自己的舒適區域,選擇了更好的生活方式。好的婚姻和愛情是能讓人在彼此影響的時候依舊保持自我。
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有家就好。大介和葉菜子其實並不是排斥婚姻本身,而是對於這樣的獨身主義者來說,擁有充足的私人空間是生活不容置喙的基本原則所在,生兒育女、頤養天年的普通婚姻,也只不過是家族的眾多形式中,一種可供選擇的形式。
夏目漱石說過:「吾等渴望自由而獲得自由。得到自由的結果時卻又感覺到不自由,甚至會為此而煩惱」。自由化結婚的今天,會減退對婚姻的熱情,但未婚化帶來的煩惱也是會隨趨勢加劇。很多人口嫌體直,嘴上說不想談戀愛,只不過是沒遇到那個讓你心動的人,自信主動,不要逃避,不要排斥別人,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能碰上跟自己精神上能契合的人概率很小,但要相信還是會有奇蹟發生的。
如果遇到一個讓你覺得是可以稱之為奇蹟的人,與其一個人過,要不試試兩個人一起?
標籤:
評論列表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可以幫助複合嗎?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