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讓大家討論熱度最高的就是壓歲錢,尤其是現在的攀比之風盛行,壓歲錢成為不少家庭非常大的開支,於是不少人想要取消過年給壓歲錢的習俗,那麼過年該不該給孩子壓歲錢?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過年給孩子壓歲錢的習慣,這是寄託了老人對孩子的祝福與期望。壓歲錢作為一個歷史上延續下來的附帶着美好祝願的詞彙,首先具有傳統文化內涵,其次是一種人情和心意的表達。
壓歲錢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應該通過壓歲錢這樣的過年風俗讓孩子懂得感恩,而不是隨着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價碼也水漲船高,居然已經成為了不少人過年時候的負擔,這樣就喪失了「壓歲錢」原有的意義。
而如今過年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早就成了保留曲目,家長們還沒等過年,那就早早地去銀行換嶄新的鈔票,塞入紅包做好準備。但是除了家長本身給孩子發的壓歲錢之外,親戚朋友們之間也不免有一番這樣的交換——你給我家孩子發紅包,我再給你家孩子發回去。
有些家長覺得這樣禮尚往來的行為沒什麼意思,就互相商量着以後要不要免了這套「你來我往」的禮節。而且對於不少的家庭來說,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如果別人給自己的,比自己給人家的少,心裡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感覺自己吃虧了。
小孩子過年領壓歲錢,其實也屬於我們民族的一個傳統習俗,作為我們民族最重大的節日裡的一個習俗,怎麼能不支持呢?而且讓小孩子領壓歲錢,可以讓他們充分的學習一下春節的一些習俗,這也是與中華文化的一次親密接觸了。
壓歲錢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就說明它一定有一些特殊的含義,小孩子領壓歲錢也是從古代社會中慢慢流傳過來的。所以作為家長,不應該隨便的決定小孩子領壓歲錢的權利,這樣也是對中華傳統習俗的一種不尊重。
壓歲錢該給多少的最基本原則是量力而為,最忌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因為壓歲錢畢竟只是過年習俗的一部分,是為了表達長輩對晚輩的期盼,也為了營造一個喜慶氛圍,如果為了面子而投入大量金錢,最終導致過年心理都不舒坦,豈不是本末倒置。
總而言之,壓歲錢只是一種習俗,是長輩祝福晚輩的一種形式而已,如果把這種形式轉化為錢多、或錢少,即用錢來量化,甚至帶着某種不正當的目的,那麼壓歲錢吉祥之意就不存在了,也無需言"壓歲"之名了。
標籤:
評論列表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