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了,在這一天不僅要吃粽子,老師們也會讓學生寫一些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那麼你知道該怎麼寫嗎?你了解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嗎?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
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2、六月,我們正邁着步伐向期末齊頭並進。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學期末,我們笑着迎來了一個古老的節日——端午節。
放學了,回到家,我看見了桌上的粽葉、糯米和繩子,這才讓我想到了端午節。這下,我又可以包粽子了!
星期一,媽媽淘米、洗粽葉、理繩子,等萬事俱備後,就只欠東風了。可以包了,我拿起一片粽葉,熟練地將它捲成錐形,再用勺子舀了幾勺糯米,倒了進去,我迅速將口封好,我一邊緊緊按着粽子口不放,一邊將一根繩子固定在粽子上。最後,我仔細檢查了粽子的每一個角落,雖然不太像樣,但這畢竟是我包的呀!
粽子出爐了,我連忙抓起自己的粽子,剝開粽葉,只見一個三角體狀的,略帶金黃的粽子立在我面前。我很有食慾,真想一口吞下去。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的屈原而來的,而我們作為子孫後代,不僅要把端午節傳承下去,而且屈原的精神也要傳承下去,不要讓端午節被時間慢慢磨滅了!
3、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划龍舟和掛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準備竹葉,蛋黃和一些材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來包粽子,剛開始我包的不太好,後來我越包越順手,奶奶還說我很厲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這時候大家也起來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來掛着,我們吃完了奶奶煮給我們吃的愛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幫忙奶奶打掃家裡,我知道一個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和吃粽子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個壞臣子跟皇上說屈原的壞話,皇上非常生氣,屈原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難過,於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後悔和難過,便派人去把他的屍體撈起來。皇上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便請人做了很多的飯糰讓魚蝦吃飽才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這個故事流傳到現在就是現在的粽子和划龍舟,掛香包。
標籤:
評論列表
服務特別好,而且給人的感觸也挺深的,真的可以的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