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甄嬛傳跟延禧攻略的人都知道,答應跟常在的地位很低,一般都是後宮中不知名的人,其背後沒有什麼地位,也很少有人替她們撐腰,往往被皇上寵幸過一次就很難再見到皇上了。
1後,2皇貴妃,3貴妃,4妃,5嬪,6貴人,7常在,8答應答應,是清代紫禁城三宮六院內,居住着的皇帝一大群妻妾中,最低級妃嬪。
按照清代宮規所定,從皇太后到答應都有一定數量的宮女供其使喚,皇太后為十二名,皇后十名,皇貴妃八名,貴妃八名,妃六名,嬪六名,貴人四名,常在三名,答應二名。
答應使喚的宮女也是地位極低的宮女,其身份與妃嬪身邊的宮女截然不同。如雍正七年六月一道上諭指出:「嗣後凡挑選使令女子,在皇后、妃、嬪、貴人宮內者,官員世家之女尚可挑入。
如遇貴人以下挑選女子,不可挑入官員世家之女。」地位低下的答應只能使喚地位地下的宮女。主卑奴賤,等級森嚴。 由於答應「無定位」。
清朝的常在,答應有什麼不同?
A 清朝的後宮同輩情形是:皇后(大太太),其次為皇貴妃(大姨太) 其次為貴妃(二姨太。二人),其次為妃(三姨大。四人),其次為嬪(四姨太。六人),其次為貴人(五姨太。人數不定),其次為常在(六姨大。人數不定),其次為答應(七姨太。人數不定),最後為宮女。
宮女最特別,她們的地位是丫鬟,除非被皇帝看中,並且「幸」過,她們到了二十五歲,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同時期官女的平均數目,在清朝最少,約兩千以下。
在這方面,清朝比起來最有「仁政」。因為,比起唐玄宗的四萬宮女來,當然是「仁政」。宮女可以升級,但很難跳級。婢作夫人,要饅饅來。選進來的秀女就不同。
常在:清宮妃嬪制度中的低階稱謂之一,與"答應"同為最低級妃嬪。秀女入宮後,一般封答應。然後其中一些晉升為貴人,嬪,妃,貴妃。
答應:明清時對近侍太監和宮女之稱。答應地位低下,平時很難得到皇帝的寵愛,且答應"無定位",在清代的皇宮中究竟有多少實難計算。這也是跟常在的差別。
常在宮分:
每年:銀50兩,大卷八絲緞1匹,大卷五絲緞1匹,雲緞1匹,衣素緞1匹,藍素緞1匹,春綢1匹,宮綢1匹,紗1匹,綾1匹,紡絲2匹,棉花3斤。
每月:小牲口5隻,羊肉15盤。
每日:豬肉5斤,陳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兩,香油3兩5錢,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醋2兩,鮮菜6斤,茄子6個,王瓜5條,一兩五錢重黃蠟2支,一兩五錢重羊油蠟1支,黑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
答應宮分:
日用為:豬肉一斤八兩,陳粳米九盒,隨時鮮菜二斤,黃蠟一枝,羊油蠟一枝,黑炭夏五筋、冬十筋(斤)。答應若能生下皇子或公主,到滿月時還可得到恩賞銀五十兩,帛十端(端為古布帛長度,具體指數說法不一,一說一端為二丈,一說一端為六丈)。
當然,答應的待遇與皇后、妃、嬪是無法相比的。如陳設,皇后宮內是金玉遍布,妃嬪住處也是銀器眾多,就是常在屋內也是五彩紅龍磁盤、磁碟、磁碗、磁盅,而答應屋內卻是素色銅錫用器。至於年例銀,皇貴妃的年例銀為八百兩,為答應的數十倍。
標籤:
評論列表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後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後,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