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害怕和陌生人交流,更害怕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但是現在不少社交恐懼症都是假的,只是不願意和別人交流罷了!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社交恐懼症有哪些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都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此類病症常發病於青少年或成人早期,男女幾率均等。主要表現為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的過分緊張和害怕。並且,擔心自己的行為和表現,會引起難堪和羞憤。
社交恐懼症屬於神經症的一種,神經症的基礎表現為焦慮、抑鬱、恐懼、強迫、疑病症狀或者精神衰弱症狀,一般膽小、多疑、自卑、害羞、內向這類性格的人比較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同時自尊心也會相對比較強,害怕被拒絕,害怕被批評。
社交恐懼患者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害怕融入新的環境,害怕融入新的集體,因為還要花心思去維護各種人際關係,不想刻意去迎合別人,因為那真的是太累了,每天看着身邊虛偽迎合的人就像在看戲,與其虛偽的迎合,不如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社交恐懼的人跟不太熟的人發語音都會顯得尷尬,連朋友圈都很少發,即使有也會設置權限,並不想透露太多自己的個人信息,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屬於自己的舒適的地方,會比普通人更加敏感,看着消息提示一條一條跳動會很煩躁,所以乾脆屏蔽群消息。
社交恐懼症的症狀:
1、很長的一段時間宅在家裡不出門,不願跟人接觸甚至不願出去吃飯。
2、害怕一切需要發言/表現自己的活動,因為不自信所以說話聲音很小很小。
3、遠遠的看到認識的人,就開始糾結是打招呼還是繞道走。
4、內心世界很豐富且充滿了各種想象,但是展現出來的卻是無聲的距離感。
5、聚會總是一個人埋頭吃,很少和別人交談,也不想和別人交談。
所謂的社交恐懼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對社交的恐懼,不敢去跟別人交流,而是不願意去社交,不願意去跟別人交流。
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願意社交是自己主觀的選擇,而不是像得了一種病一樣導致社交能力的喪失,一旦接觸社交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反應。
很多時候這樣的人只是覺得,比起無用的社交,獨處會感到更自由,更有趣。
標籤:
評論列表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