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孩子,我們不可能去選擇自己的家庭,只能試着去接受它,即使自己家的條件很艱苦,我們也別無選擇,那麼生在窮人家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在窮人家出生的孩子心理發育健全嗎?一起來聽聽這幾件真人真事吧。
1.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吧,我出生在一個百大貧困縣,從小就知道錢不可以亂花,花錢必須要向爸媽報備,所以從小很少吃零食,不過有個好處就是長大之後也不會胡亂花錢買東西,在身邊人都在買名牌包包、限量口紅的時候也是真心不嫉妒,只是覺得她們花的不值,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過還是有一件事我印象挺深刻的,小時候有一次我非常想吃冰棍,從媽媽進菜市場開始就一直盼着,好不容易到了買冰棍的車子旁,看到純冰的5分錢,奶油味的1毛錢,可是當媽媽買完菜,一毛錢也沒有了,我特別失望但也沒有一個勁的要,媽媽很愧疚,答應回家就拿錢給我買,也許上天被感動,居然真的讓我在路上撿到了1毛錢,但我興奮的點並不是有錢買冰棍了,而是媽媽可以不用愧疚了,或許這就是窮人家的孩子的心理吧。
2.我就是出生於一個很窮苦的家庭,我家住在大山裡面,父母沒有什麼文化,也沒讀過書,只能靠種地為生。到了上學的年紀,學費也都經常交不起,很多時候只能去找親戚朋友借錢。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裡一直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特別自卑,那種滋味可不好受。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家裡沒錢買筆買本子,我都去撿別人不要的廢鉛筆寫字,本子也是撿着別人寫完了的本子,翻過背面又寫,好幾次老師都讓我換本子,說背面紙不好改作業,但是家裡困難沒辦法,連吃飯都是問題,最後初中的時候實在是湊不足學費,被迫放棄了學業,想想也真是遺憾。
3.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這多的是面對家庭的窘迫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有選擇的話,相信會有很多人都會希望自己出生在一個家境優渥的環境裡,我出生在窮人家,從小就會幹各種家務活兒,比如:提着豬飼料去豬圈裡幫媽媽餵豬、挖土刨地種花生、插秧割稻穀、種棉花、采棉花等等,小時候連吃雞蛋都很奢侈,更別說飯桌上見肉了,這導致了我現在頓頓都想吃肉,即使吃到膩的不行,也不願意吃一口青菜。家庭條件不好也會造成孩子內心裡的自卑,不管需要什麼東西,腦子第一反應都是貴不貴、不買,身體不舒服也不捨得花錢去看病,這種苦只有自己知道。
標籤:
評論列表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