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微信的存在已經不僅僅只是一款社交軟件,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
我媽這樣的手機盲,現在發紅包、搶紅包、視頻聊天、語音聊天,各種表情包,玩得賊溜,在家庭群里也是異常活躍。
微信之父張小龍說,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深表認同。
如今的微信,更像是一個人的名片,或是產品介紹書,他的情商、性格、層次、喜好等等皆一覽無餘。
比如,前段日子,一網友發帖稱自己因為在微信上和老闆聊天時回復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批評教育了一番,這事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微信有兩大區域:聊天和朋友圈。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這兩大塊來和大家聊一聊:那些真正成熟的人,是如何用微信聊天的,他們從來不會觸碰哪些禁區。
01
成熟的人,從不這樣微信聊天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無論是對熟悉的人,還是從未謀面過的人,用微信聊天已經是日常。
微信聊天有三種形式:圖文、語音、視頻。
視頻聊天,還能從表情中讀到對方的情緒和內心,但圖文和語音,特別是文字聊天,對方什麼心情,什麼語氣,全靠你去猜,去感知。
同樣的,別人也是如此,也在透着文字感知我們的情緒和內心。
這也是為什麼微信聊天過程中會有不少誤會產生的原因,正因如此,得體的表達在微信聊天中就顯得極為重要且必要了。
真正成熟的人,會聊天的人,有這麼幾個禁區是絕對不會去碰觸的。
- 不分場合、時間地發語音
很多人微信聊天時喜歡發語音,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比打字方便;二是能更好地表達。
但語音可不是亂發的,一定要懂得把握好時機、程序、場合。
有時候,你方便發,別人未必方便聽,你倒是方便了,別人可就麻煩了。
比如,對方正在開會,或所處的環境比較嘈雜,聽不清楚;再或者你吐字不清晰,一段語音發過去,對方要反覆聽上好幾遍才聽懂。
方便他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也是真正的成熟,這是微信聊天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原則。
所以,當你準備發語音,包括語音通話、視頻通話之前,都先發文字過去,詢問對方是否方便,不要一上來就搞突然襲擊,這挺討人厭的。
還有一點,別人問你要信息時,比如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等等,不要截圖,請以文字的形式發送給對方,方便人家直接使用。
修養往往都藏在細節之處,而這往往也是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 收到信息不回復
微信聊天中,收到信息不及時回復,不及時回復也就罷了,有些人甚至直接就不回復了,這是挺令人反感的一種行為。
還有一些人,聊着好好的突然就沒了人影,或者半天回你一句,這些都是挺減分的。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聊天時遇到這樣的人氣不氣,說一句話等半天,發了信息不回,你以為他沒看到,轉頭卻看到他發了條朋友圈。
有一種高情商,叫照顧到別人的感受;有一種尊重,叫收到請回復。
- 隨意麻煩別人
有人說,關係就是麻煩出來的。
很現實的兩種結果:一,這樣的要求,別人通常不會幫;二,很可能會因此被刪掉。
不麻煩人,也是一種修養。
- 習慣用「嗯」、「哦」、「呵呵」等詞彙
剛已經講過,文字表達往往是存在缺陷的,別人會通過你發過去的隻言片語,自行腦補你的口氣、心情、態度。
所以,發出去的文字,讓人聽起來是怎樣的語氣,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很多時候,你多加一個字,多加一個表情,會讓聊天的對方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比如,「好」代表我同意了,但「好噠」、「好呀」,給人的感覺是你開心地同意了。
比如,「嗯」表示我認同或知道了,但「嗯嗯」、「嗯哈」,則表示心情愉快地同意,很是贊同。
信息發出去之前,多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多換位思考,這是很有必要的。
- 光問「在嗎」,不說具體事
有人說,一個好久不聊天的朋友突然問一句「在不在」,心裡就會咯噔一下,不知道他是要結婚了,還是準備來借錢。
微信聊天時,很多人習慣用「在嗎」、「在不在」來打招呼,這其實也是比較忌諱的事。
實際上,這種打招呼不是不可以,也算是一種禮貌,但也請你有事趕緊說事。
一來,節省大家的時間;二來,可以減少對方的焦慮。
有人調侃道,你不說什麼事,我怎麼知道是回覆你在還是不在。
想想確實是這樣。
- 討要紅包,催別人發紅包
下面這些行為,你應該有遇到過
1. 問別人討要小紅包,求贊助;
2. 在群里,總喜歡@別人發,自己卻一毛不拔;
3. 搶到不說謝謝,反而揶揄對方發的太少了;
4. 悶聲搶紅包,只搶不說話,職業潛水員;
5. 拿人紅包,卻不辦事;
... ...
不管什麼關係,請少提錢,而不占人便宜,是一種難得的好人品,也是大格局。
- 聽不懂潛台詞
很多時候,聊天是有技術的,也是需要技術的,不少人聽不懂別人話里的潛台詞。
比如說,「我先開車了」,「好睏,我準備睡覺了」,「還有兩天就考試,我得抓緊時間複習啦」...
通常情況下,對方說出這樣的話,潛台詞就是先不聊了。
但有些人愣是聽不出來,繼續拉着人家聊天,這就很讓人頭疼了。
這七大禁區,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去碰的,希望你也能如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02
成熟的人,從不這樣發朋友圈
說完聊天方面的禁區,再來看發朋友圈有哪些禁忌的地方。
- 負能量爆棚,總有發泄不完的怨氣
很多人真的把朋友圈當成了自己的日記本,將各種心事毫無保留地發在上面,工作累,沒人愛,世界不公,人心現實...
點開他的朋友圈主頁,滿是負能量的內容,讓人壓抑的很。
朋友圈可以發泄情緒,但不要經常發泄,經常發就不值錢了,安慰你的人少了,認為你事多的人多了。
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不是一團糟的,成年人有時候要學會默默承受和自我癒合。
請考慮做一個不動聲色,情緒穩定的人。
- 指桑罵槐
含沙射影式的朋友圈,能不發就別發了,有些事情真想要解決,私下裡直接說,別在朋友圈裡說。
這給人一種很不成熟的感覺。
同時還有兩個弊端:一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惡化;二是,容易誤傷一些人,有人心想,這傢伙什麼意思,說得是不是我?
不要認為我在誇大,有些敏感的人就會多想的。
有問題私下解決,朋友圈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更不是一種好手段。
- 瘋狂刷屏
朋友圈裡有兩種常見的刷屏:一種是廣告,瘋狂地推廣產品;一種是炫耀,在吃喝玩樂時瘋狂刷屏。
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挺討人厭的。
有人看一場演唱會,能發十幾、二十個小視頻在朋友圈,甚至從前幾天就開始造勢,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去看演唱會了。
有人出去旅遊一次,看到什麼都發一條朋友圈,還給出定位,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出去玩了。
... ...
吃喝玩樂時,千萬別刷屏,發一兩條朋友圈記錄下生活,這一點問題也沒有,但一連發十幾,甚至二十個,這就給人一種鄉巴佬進城的感覺了。
很多時候,越是沒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
- 不回信息,卻發了朋友圈
換位思考,如果你給一個人發信息,找他有事談,結果他遲遲不回你信息,你本以為對方沒看到,反手就在朋友圈裡看到他剛發的朋友圈,你會是什麼心情?
我總是講,一個人能多為別人考慮一點,多換位思考,那麼他離高情商就不遠了。
成熟的人,大多如此!
微信是社交場,是名片,你怎麼聊天,怎麼發朋友圈,往往就意味着你是怎樣的人,有着怎樣的性格、人品、情商。
請慎重!
標籤:
評論列表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