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而搭訕的規矩就是「分寸」。這裡的分寸有多種內涵,既包括說的分寸,也包括問的分寸。
1﹒把握時機
不管在什麼場合與何人搭訕,都需要掌握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把握時機。如果你想用一個問題接近對方,那就先在心裏面默默地問一下自己:現在是否是提問的最佳時機?如果是,那就果斷出擊;如果不是,那就伺機再問。其實,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即在最恰當的時機問最合適的問題,才會獲得最滿意的答案。試想一下,如果對方心情沮喪,你過去問了一個調侃的問題,肯定不適合;如果對方正在忙碌,你卻讓對方停下來閒聊肯定也不行。
2﹒講究效率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問:「搭訕還要講究效率,有沒有搞錯!」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非但沒有搞錯,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高效率的提問更有助於推進搭訕。那麼,該如何說才能讓自己的提問顯得更有效率呢?很簡單,就是把問題具體化。比如問對方:「你對我剛才說的哪部分最感興趣?」「你希望我具體講哪一方面的內容?」
如果你的問題太宏觀了,一方面會增加對方回答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會讓對方起疑心:這個傢伙是不是故意借這個問題找我聊天呢?而簡單的問題就不存在這方面的疑問。
3﹒積極正面
法國荒誕戲劇家尤金·尤涅斯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答案不能給人以啟示,給人以啟示的是問題。」答案只是被動地給出說明,感情色彩相對淡薄,而從問題裡面,人們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向對方傳達更多的情感。除此之外,提問也可能改變他人的感受,影響別人的心情等。所以,搭訕的時候,最好多問一些積極正面的問題。
人的心理一般很容易受到提問者的引導,所以正面問題會帶來肯定的回答,而負面問題會帶來否定的回答。
4﹒連貫有序
搭訕提問的時候,有些人會因為緊張而問一些互相沒有關聯,而且在對方看來很突兀的問題。一旦雙方意識到這一點,接下來的搭訕基本上就是在走下坡路了。當然,有些人可能並非緊張,而是由於時間緊迫,或者想通過這種方式震懾對方。如果從這個層面講,突兀的提問倒不是不可以,但絕不能作為常態化的提問習慣。
為了保持問題的連貫性,要在對方將問題回答完了之後,再提出下一個問題。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你有時間思考,準備下一個問題,二是你可以從對方的回答中引出下一個問題。特別是第二種方法,是保持搭訕連貫性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辦法。當然,如果你的隨機應變能力一般,那就事先把自己要問的問題做一番羅列,並保證這些問題有一定的相關性。
5﹒微妙不含糊
為了讓對方多說一些,搭訕的時候就應該儘量避免採用封閉式提問,而要問一些相對開放、複雜的問題。這種開放、複雜不是強調問題的結構要多麼龐大,或者內涵有多麼深刻,而是問的時候適當微妙一些,即強調意義上的細微差別。這樣對方回答起來也會不自覺地提供更多的信息。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並非對與錯、黑與白就可以概括的,所以問題微妙了,對方發揮的空間也就大了。當然,微妙絕非意義上的含糊,讓對方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提問的微妙,重點在於問題的描述,比如說:「你的頭髮染過了嗎?」「你的頭髮是原生態的嗎?」當然,這種問題一般比較難把握分寸,所以需要搭訕者在經驗中學習和領悟。
6﹒主動而不強勢
搭訕的時候,主動是一件值得讚賞的事情,因為主動的人就像是搭訕的東道主一樣,會占據天時、地利的優勢,溝通起來,籌碼也就更大。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在主動搭訕問問題的時候往往顯得很強勢。我們不能籠統地否定強勢的價值,但對於大多數被搭訕者而言,強勢提問都會被視為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所以,主動而不強勢才是搭訕者應有的提問姿態。
標籤: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