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聊天是一件輕鬆愉快的放鬆方式,工作中與同事、領導打交道需要適當地聊天來增進彼此互相的了解,並且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但是不擅於聊天的人,經常性的把天聊死了,或者讓對方感覺興致缺缺,甚至時間久了就連工作中搭檔都不願意。
實際上情商高的人在聊天中也是有技巧的,並且把它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大家都願意與之交往。
下面分享幾個實用的提高聊天水平的小技巧:
(字數較多,請靜心觀看)
首先找到可聊的話題
聊天時,開頭同樣很難,它猶如源頭,話題有興趣,談得才盡興。
若話題只三言兩語,不能深入,則使人索然無味。
會聊天的人,首先不在於他說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出了個什麼話題,使參加者能全神投入,聊得暢快。
這應從分析聊天的對象人手。
- 一般來說,同窗故友,憶舊便是最好的話題;
- 中年朋友,家庭、事業是最有體會的話題;對老年人,健康活動是較適宜的話題;
- 情趣高雅者,牆上的字畫,桌上的讀物,便是最好的話題;
- 涉世未深者,事業功名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 而最能適應所有對象的話題是新聞。
語言宜輕鬆
有了好的話題,但談話過程中語言過於正統,過於嚴肅,往往使聊者聽而卻步,一本正經地聊則是最乏味的。
善於聊天的人,經常使用輕鬆幽默的語言,聽起來話語隨意,多取譬喻,幽默風趣,創造出輕鬆愉快的交談氣氛。
使大家在交談中得到鬆弛和愉快,這樣的人會成為聊天的主角。
要學會傾聽
許多人認為聊天必得開口,甚至有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獨霸聊壇。
其實,聊天要能順利進行,還有一種無聲的語言藝術——以聽助聊。
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話題,成為聊天中的主要聽眾,給發話者以呼應,或贊成,助其深人;或反對,引起思考。
聽是聊的一種輔助,聽後的簡短呼應反饋,也能表現聽者的說話水平。
善於斷話題
聊天隨意談來,卻也有「雅"、「俗"之分。高雅的聊天能給人以有用的信息、口才的鍛煉,有助於身心的健康,而低俗的聊天卻無異於浪費時間。
清人敦誠對聊天水平的高低之別早有論說,他認為聊天可以分為四個等級:上乘、中乘、下乘、最下乘。
他說:「閒居之樂,無逾於友,友集之樂,是在於談;談言之樂,又在奇諧雄辯、異趣橫生;詞文書史,供我揮霍,是謂談之上乘。
銜杯話舊,擊缽分盞,興致亦豪雅間出,是謂談之中乘。議論不盡知之政令,臧否不足數之人物,是謂談之下乘。
至於嘆羨沒交涉之榮辱,分訴極無謂之是非,斯又最下乘也。」
聊天要以對人有益為準,但聊者形形色色,可能會說出荒誕不經甚至粗俗下流的話題。
這時,你若能適時巧妙地讓大家轉移到別的話題上,可以說你掌握了聊天中適時截斷無益話題,使聊天健康進行的語言藝術。
如當人們聊兇殺、姦淫話題時,你若能說:這些都和家庭教育有一定關係。比如我認識的一....自然而然地把話題引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與社會問題的探討上。
反之,你若用生硬的話說:「你們談這些真無聊,還不如談談...那麼你將會打斷人們的談興,破壞聊天的氣氛。
避之巧妙,才稱得上水平和藝術。
逢人只說三分話
俗話說:「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我們在社會中與人交往,不必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部說出來。
一個社交老手的確只說三分話,你一定會認為他們很狡猾,足不誠實的。
其實說話前先要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對方不是可以言談的人,你說三分話就已經不少了。
說話時儘量不要太絕對
科學史上有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輕人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里工作,愛迪生接見了他。
這個年輕人為表示自己的雄心壯志,說:「我一定會發明出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愛迪生便問他:「那麼你想用什麼器皿來放這種萬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嗎?」
年輕人正是把話說絕了,陷人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將「一切」換為「大部分」,愛迪生便不會反詰他了。
即使詞用對了,修飾程度不同,說起來分寸就不一樣。
如「好」詞,可以修飾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這些比較級的使用要慎重。
好的修飾詞使意思表達完整,恰到好處;過於誇張或過於綿小的修飾詞,剛會與客觀實際相衝突,陷人兩難境地。
居格涅夫的小說《羅亭》中,皮卡索夫與羅亭有一段對話:
- 羅:「妙極了!那麼照您這樣說,就沒有什麼信念之類的東西了?」
- 皮:「沒有,根本不存在!」
- 羅:「您就是這樣確信的嗎?」
- 皮:「對!」
- 羅:「那麼,您怎麼能說沒有信念這種東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個!」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個「根本」,把話說絕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
儘量要多用「可能」、「也許」、「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義的詞,使自己的判斷留有餘地。
標籤:
評論列表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