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回到【醉讀人生】
不知道生活中你是否遇到某些人的行為會讓你覺得非常沒有素質,甚至不可理喻,想要敬而遠之?
如果知道打交道的對象是個「混蛋」,我們怎麼做才能讓事情有所改觀?或者改變對方的行為?
感覺現在的環境很壓抑,想要離開卻又捨不得放棄現在的一切,該怎麼選擇?
有人說,改變自己就能改變世界,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通過改變自身的行為來改善自身所處的局勢卻是能做到的。
打破僵局從改變自己開始,今天跟大家分享4個打破僵局的維度。
1、改變互動行為-更換互動的方式與力道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聽得多了之後就會讓人形成錯誤的認知,因為人的性格或者說本性並不能等同於人的行為表現。
換個說法,決定人行為的因素,遠遠不止人的性格。
決定一個人行為的重要因素是,他所處的環境以及所受到的對待方式,也就是說面對不同的處境,我們會做出不同的行為。
比如,我們想一下自己,
假如我們遇到一個舉止粗魯的人,我們大概率會用粗魯的方式回應;反之,如果我們遇到一個知書達理的人,我們也就會儘可能表現出我們非常有素質的一面。
這時我們的行為,與自己的性格或者天性關係不大,而被外界所影響。
同理,無論是我們認為脾氣暴躁的人還是性格懦弱的人,只有我們先做好自己,做到以禮相待,那麼大概率我們能得到一個相對禮貌的回應。
當然,如果說你們之前已經積怨頗深甚至有世仇,這種情況另當別論。
在溝通與互動過程中,只要我們主動改變交流的力道,那麼對方也將會無形中被迫做出變化,無論你是向好的一方去推動還是向壞的一方。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與他人的溝通陷入僵局無法推進,大概率是你在重複一種單調的互動方式。
2、改變互動視角-練習講述對方的故事
當遇到和他人的觀點出現分歧的時候,我們會偏向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也常常會採用否定對方的觀點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我們在機場看到一個男人對機場地勤人員大喊大叫,在不了解事情前因後果的情況下,你第一反應會得到什麼結論?
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個人的脾氣真暴躁或者性格不好,素質不怎麼樣,公共場所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但很少會有人第一反應認為是這個男人受到了糟糕或者不公正的待遇。
有意思的是,如果是我們自己在機場大喊大叫,我們基本都會對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大概率會對別人說我們是遇到了怎樣差勁的待遇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而並不會覺得是自己的性格有問題或者脾氣暴躁。
大多的事物都有多面性,也許每個方面都不能算錯,看問題的視角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如果我們能夠轉換一下,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那麼很多的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也知道應該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但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別急,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叫做「練習更加合理地講述對方的故事」。
這個方法不僅僅是讓我們中立地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麼簡單,而是讓我們更加偏激地嘗試為對方的行為合理化。
把跟你發生矛盾的對方當成是你自己,甚至把自己當做是對方的「辯護律師」,極儘可能地合理化對方所有的行為。
短暫地拋開個人的情緒,理性地練習這種方法,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會更加變通,與人的互動也會變得更加順暢。
如果我們能做到合理化對方的行為,理解對方的行為,我們就能真正做到站在對方的視角想問題。
3、明確互動立場-打破僵局的3個思考方向
在與人溝通與互動中,如果一旦陷入僵局,我們要明確兩個基本的立場,這也是我們的原則和底線,
第一,不要意氣用事;
第二、不能迷失自我。
首先來說意氣用事,很多陷入僵局的互動或者溝通都是因為參與的雙方將注意力慢慢從理性解決問題的角度轉移到了感性的情緒發泄和表達上來。
當然變得意氣用事還因為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溝通的雙方發現無法快速地針對已發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導致大家在長時間的消耗之後,只能進入到情緒發泄的狀態,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
這裡給大家分享打破僵局的3個思考方向,
一、理解對方的角色以及該角色所需承擔的風險與困難;
二、描述雙方在衝突中各自擔任的角色與面對的困難;
三、嘗試尋找符合衝突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只符合你自己一方利益的方案。
如果上面3個維度的問題你們都有了答案,那麼大部分的局面應該都可以應對。
接下來,我們說不要迷失自己,這種情況相對不多見,比如,
面對困境或者衝突時,因為不自信或者其他的原因,過於遷就對方的觀點和看法,甚至甘願放棄自己的立場,對方還沒怎麼樣,自己卻過於感同身受情緒先崩潰了。
在和人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沒有同理心,但是同理心變成了過度的同情心,從而失去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將比激化衝突更可怕。
4、改變互動思維-接受/改善/抽身
我們一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困境,今天我最想分享的一個觀點是,
陷入僵局的時候,我們不只剩下消極被動地忍耐這一種狀態,第一時間要告訴自己,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維,我們永遠還有其他另外3個選擇,「接受、改善、和抽身」。
我們身邊永遠都不缺少這樣的人,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喜歡自己住的房子,甚至不喜歡自己的婚姻,他們強迫自己忍受生活中的一切,卻從未想過採取一點積極的行為嘗試改善現狀。
更悲劇的是,他們雖然嘴裡不斷發出負面的抱怨,身體卻誠實地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消極被動和得過且過,思維的惰性讓他們覺得自己根本無力改變現狀。
我們說的「接受」並不等同於上面描述的什麼都不做,而是在理性地分析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之後,暫時坦然地接受現狀而不是忍受,因為我們知道目前擁有的已經是現階段相對所能得到最理想的情況。
如果還能努力變得更好,我們需要作出調整,如果暫時無能為力,我們就坦然接受。
同時,接受現在的不完美,最主要的目的是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改善現狀打破「僵局」,但是如果我們已經嘗試了所有的方法,很明確地知道未來沒有任何改善的機會,如果不想接受現狀,那麼,我們最好的選擇可能是「抽身」。
從理性的角度說「抽身」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真正地離開一個環境或者某一段關係卻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過早或者過晚離開都不是明智的選擇,到底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我們需要權衡。
這裡分享一個權衡的方法,
假設我們已經從「僵局」中抽身離開,任何情形都可以,同時假設我們抽身之後最糟糕的情況。
舉兩個例子,
假如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無法忍受老闆的苛刻想要離職,請假設自己離職後將面對長時間找不到新工作沒有收入的局面,自己能不能接受這種情況?
假如你覺得自己正在經歷一段痛苦地婚姻,無法忍受自己和另一半的生活想離婚,請假設自己離婚之後,自己的房子、車子甚至孩子全部都要給對方,自己淨身出戶一無所有,你能不能接受這種情況?
如果這些最糟糕的情況情況你都可以接受,那麼就無需猶豫,選擇重新開始吧。
列舉自己做出選擇後最糟糕的情況,這將有助於我們做出相對更明智的選擇,是接受現狀,還是抽身離開。
當然,如果你權衡之後明白了所有的利弊依然無法做出改變,那麼至少你還能做一件事,
那就是跟自己和解,告訴自己這都是自己選擇的,少點糾結,坦然接受就好。
小結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有趣,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不了任何人,我們只能改變自己,但是一旦我們自己真的做出改變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變得不同。
總結一下,面對陷入僵局的困境,我們可以從改變自己的四個維度開始,
1、改變互動行為-更換互動的方式與力道
2、改變互動視角-練習講述對方的故事
3、明確互動立場-打破僵局的3個思考
4、改變互動思維-接受/改善/抽身
如果你也正陷入僵局之中,不妨拿去一試。
標籤:
評論列表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後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後,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