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國女子一般都是出嫁比較早的,而且是你不能想象的早,很多女人就是因為出嫁生子的年紀太小,才造成壽命比較短的,那麼古代的女子出嫁年齡是多少呢?成為剩女又會如何呢?
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齡問題古代女子出嫁普遍都是非常早的,甚至在唐太宗當政的時候,規定:女子若是十三四歲不出嫁,是會受到刑罰的處置的。
要知道在當今社會女子沒有二十周歲,是不允許結婚,那麼,古代女子為什麼出嫁的如此早呢?
我國古代其實是一個 「早婚國家」, 古代人認為「男有室女有家」後,人們才能安居樂業,社會才能穩定和諧。
在周代,已到適婚年齡的男女的終身大事還被列入了官方議程,專門設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員。而在晉代,如果女子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嫁人,官府就要強行給她找對象。
在中國古代,女子婚齡標準,各朝多有變動。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屢被提起。此說出自《周禮·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這麼說,中國早期是實行晚婚晚育的國家。
從史料來看,實際不然。這個婚齡槓槓,不是現代婚姻中的最低結婚年齡,而是成年男女必須結婚的年齡上限。
歷朝歷代在這一基礎上多有延續。如,唐代,男15歲、女13歲以上;明代,男16歲、女14歲以上;清代,男子16歲,女子14歲,達到結婚年齡。這是法律要求,女子初潮在12-14歲之間,這種規定還是有科學依據的。但從現存的各種資料來看,古代女子實際結婚年齡還要早些。
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夫人,至少在17歲之前,就已經嫁給了袁紹的次子袁熙。
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妃子張麗華,十歲入宮便被臨幸,於是便懷孕了。七年之後,張麗華為陳叔寶生下第四子陳深。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後,也立下了一個規矩:讓後世子孫從13至16歲未婚少女中選秀作為妃子和皇后。正是由於這種規定,明代後宮一批年輕的妃子悉數登場。
……
大家都知道,女人是可以延續香火的,傳宗接代,而在兵荒馬亂的古代,一天社會上的死亡率是非常高。幾乎古代的平均壽命在三四十歲。
還有,在古代,許多還未出生的孩子在肚子裡就不行。並且如果你得病了還非常不好治呢。那麼,人口死亡率與出生率是不是就得成正比,這樣才不會破壞社會的生存規律呢?
於是便有了古代女人非常早就嫁為人妻,為夫婿的家族延續香火。
可以說,古代女子當時的地位在社會是很低的。除非你是貴族之女,即使是貴族之女,要你嫁出去,還是反抗不了的,可以說女子在古代很有利用價值的。
可以把你嫁出去聯姻,保證家裡的繁榮昌盛。可以為了討好某個強勢的家族,把你嫁出去。所以在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是非常普遍的!
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處罰的。譬如南北朝時,如果女孩適齡仍未出嫁即為犯法,家裡人都是要跟着坐牢,這也就是《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而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要是有女兒15歲至30歲還沒有嫁人,就要罰款600錢。唐朝對於男子20歲以上,女子15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處罰。
這種強迫女子出嫁的初衷,雖然可能首先是出於增加社會人口的考慮,但在客觀上確實解決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問題。
標籤: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