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這幾年來離婚一詞在我們周圍的生活裡面聽到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周圍的人結婚的不少,離婚的也不少,而且很多人甚至把離婚看作是一種新時代的象徵,好就結婚,不好就離婚,完全沒有一點的責任感。
前陣子與一位讀者聊天,她很感慨講,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恐婚的人越來越多了,想結婚卻找不到對象的人也更多了。可是那些好不容易與另一半結婚了的人里,離婚的比例卻也越來越高。
當初都是令人羨慕的婚姻,如今卻勞燕分飛,她說她很想知道到底是為什麼。
就好像題主問的,什麼樣子的婚姻讓人感到一定要離婚?我們也經常困惑,現在高居不下的離婚率背後,大家到底因為什麼而離婚?另外對於未婚的人來說,要怎麼更好的看待婚姻?
1. 我們對理想的婚姻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和前妻是高中同學,27歲的時候重新遇到,談到第二年的時候,發現周圍人都結婚了,家人也有催婚,我們彼此都感覺挺對的,於是跟着感覺走,把婚給結了。
結婚之後,我常常有種照顧女兒的感覺,生活起居上,妻子之前一直依賴父母;精神上面也類似,她像個孩子,想做什麼就去做,不會考慮夫妻雙方。
結婚以後,她還是保持着獨身生活的狀態。我以前也是個比較喜歡自由的人,但我內心覺得既然結婚了,還是要留一些精力給家庭。
但妻子難以理解我的想法,她很少把精力投入在家庭裡面,每天下班回來都直奔電腦、周末也都被朋友聚會占滿。這可能是她想要的婚姻生活。
漸漸地,我們對彼此的不理解和溝通不暢越來越嚴重。我試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一刻我發現前28年,我從來沒有意識到婚姻、自我成長是需要學習的。
於是我常與導師溝通婚姻方面的問題,通過學習與成長,我感受到了自己在表達中的很多問題,比如說話太急、太沖,沒有耐心。
導師也提到了很多經營親密關係的方法,我仿佛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於是我去聯繫妻子,告訴她我希望讓她可以一起學習,可是卻沒有得到她的回應。
通過長時間的與導師交流學習,我自己已經能系統地梳理了自己的想法,我開始明白
其實我們之間最根本的問題是生活目標的不一致。我希望對方是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可以和她一起經營家庭;而在對方看來,保持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意識到,如果一個人自己不想改變,你永遠都不可能去改變他。所以冷戰了幾個月後,我提出了離婚。
這段離婚的經歷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第一次認識到我們從小到大極度缺乏關於愛的教育,而經營好一段婚姻是需要學習的。在沒有對婚姻的成熟思考之前,所謂的跟着感覺走是靠不住的,因為你完全連自己的需求和目標是什麼都不清楚。
如果要給未婚的人什麼建議的話,我想首先是要明確自己的婚姻生活目標,再去找一個和你有着共同目標的人一起組團打怪。另外,雙方自我成長的能力對於婚姻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長期相處需要一起面對的問題比我們想象當中多太多了。
2. 門當戶對這件事,指的不單單是經濟上面,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平等
我們很早就在豆瓣小組裡認識,一見面我們就對彼此印象非常很好,不久後我們就在一起了。那一年我32歲,他27歲。
戀愛以後我們也發生過一些矛盾,比如他經常跟女性朋友走得太近。我也曾經覺得我們的年齡差有點大,提出分手,他極力挽回,成功說服了我年齡不是問題。
戀愛第二年他向我求婚,當時我們感情正處於升溫階段,我也認真的考慮了幾方面,覺得我們是互補型的。
他向我求婚時跟我說,他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福,他很想和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這句話也在當時深深打動了我。過了很久之後我才開始反思,被這句話打動或許是由於我的聖母情節,但當時我渾然不覺。
出乎我意料的是,婚後一個月我們就發生了大的肢體衝突,導火索是錢。結婚以後我承擔了家裡物質支出的大頭,我們的收入加在一起可以cover支出,但也不算特別富餘。當時我拿着我們度蜜月的賬單說
我們可能得攢攢錢了。沒想到這句話刺痛到了正在喝酒的他(他本身就有酗酒的習慣,是我婚後才知道的),他突然暴怒,我整個人都懵了。
那次衝突後我選擇了接受他的道歉,我隱隱感覺到他內心其實是個自卑的人,我試圖幫助他、引導他。
但沒想到,情況愈演愈烈。漸漸的他開始強制干涉我的生活,比如我換工作的時候,他會諷刺我三十多歲了還考慮薪資不夠高的工作等等,與此同時,我卻不能表示對他收入低的不滿。
有時候我真的感覺,我們的關係更像媽媽和兒子,我既要對他包容忍讓,還要崇拜、給他面子。他時常不穩定的情緒令我感到恐慌,我常常陷入一種莫名的自我責備:是不是我的確做錯了他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直到他再一次因為小事情緒崩潰並訴諸暴力,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意識到,靠我一味地遷就包容根本沒用,巨大的恐懼令我本能地選擇了逃離。
離婚後,我一度難以走出來。過了很長時間我終於領悟過來,前夫的很多行為背後,都和他在精神上感到的不平等有關
因為自卑,因為無法在精神上面平等看待我和他自己,他才極力想要去控制我的生活,想要讓我順從他,甚至我覺得他可能也是因為自卑,才會想要吸引其他異性。
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徹底從上段關係的傷害中走出來,而令我感到有些悲傷與諷刺的是
我們對彼此都還有感情。
但是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光有愛情是沒辦法支持一段健康的婚姻的,門當戶對,尤其是精神上的對等,真的太重要了。不要想着找一個比自己條件差很多的人能夠維持穩定,只有感到平等,才能平和地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那種強烈權力不平衡的感覺會漸漸腐蝕掉一段感情。
3. 記得維愛幫我做分析給我的婚姻診斷結果里說,婚姻沒有足夠多的感情是不行的,僅僅合得來難以維持一段婚姻,合得來簡單的三個字,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婚姻
我和前夫從大一開始戀愛,感情一直很穩定,令很多人羨慕的是,我們在一起可以像好朋友一樣相處。畢業那年,我們先是留在北京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想回家鄉廈門,恰好他在北京的事業也遭遇瓶頸,於是他主動提出要和我一起回廈門工作。
回到家之後,我們結婚的事就立刻被長輩們提上了日程。
身邊所有人都覺得我們結婚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覺得似乎沒有不結婚的理由。
於是,到底是在感情上面認定與這個人共度一生,還是順應大家庭的意願選擇了結婚,這個問題成了我們多年的心結。
婚後不久,他出軌了。回過頭去聊這件事,我覺得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比起出軌本身
他最終應對這件事的方式對我們關係造成的傷害更加深遠——他將問題拋給了我,如果你覺得可以,我們就繼續在一起,如果你覺得接受不了,我尊重你的選擇。
那時候我還沒想象離婚這件事,精神上我很依賴他,婚後我們也很融洽,與雙方家人相處的也非常好,衡量之下我決定再一次信任他。
我確實做到了對他的信任,沒有讓出軌影響到我們。但他一切看你,我都可以的態度卻成了我心裡揮之不去的擔憂。
後來我們遇到比較大的坎兒的時候,每一次我想與他一起解決問題,他也總是將要不要繼續走下去的決定權交給我。我忍不住想,都可以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我放手,他就可以無所謂。
我發現我們之間缺失了婚姻里最重要的東西,一種認定彼此的承諾。
我也曾經與他討論我的擔憂,但都得不到正面回應。我漸漸發現,雖然我們能夠像好朋友一樣融洽相處,我卻走不進他內心的世界,我不知道他對於這段婚姻真正的態度。
我也曾嘗試自我合理化,把這些當做個體表達愛的差異。可是當大的生活矛盾來臨的時候,我不得不清晰地面對那種不被認定、隨時會被拋棄的恐懼感。
我們婚姻中最後一次矛盾出現的時候,我堅定的把選擇權留給了雙方,不再做那個最終選擇的人。
他最終選擇了放棄我們的婚姻。
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完全擺脫這件事對我的影響
但是我對婚姻有了更多的敬畏,也對自己的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
對我來說
婚姻或許不是每個人必須的,也可能無法一輩子,但它一定不能只是天時地利由外部推動的結果,它是一個非常成熟、鄭重的承諾。
我們可能會遇到一個合得來的人,在一起很合拍卻不適合結婚,可丟棄了又會覺得可惜。
但是人總要學會選擇。要明白選擇背後的意義是對人生的一種擔當:當你選擇與一個人結婚,你就是要盡力認定彼此一起走下去。
聽完這些故事,維愛不知道大家對離婚及婚姻有沒有新的理解?
當今社會,我們對婚姻的要求變高了。婚姻不再是我們獲得生存、達成幸福的唯一選項。
與此同時
離婚也不應該被打上不幸福人生的標籤。維愛提醒大家:無論你是否選擇結婚/離婚,都不能停止自我發展,要讓自己有給予自己幸福的能力。
只有當你有了愛自己、承擔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自由從心地選擇你的婚姻。
標籤:
評論列表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很靠譜,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