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恐婚,不願步入婚姻的殿堂,也因此被稱為恐婚族,甚至有人認為恐婚是一種病,應該被治癒,但實際上年輕人恐婚的大部分原因都是自身條件達不到結婚的標準,比如經濟實力等,你覺得年輕人為什麼恐婚呢?
從觀念上看,由於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獨立意識很強,對待結婚大事時,也更具個性化的選擇。在這裡面還有兩種觀念,一個是畏難心理,一個是謹慎態度,不能簡單地認為年輕人「恐婚」就是因為缺乏家庭責任感。
毋庸諱言,新聞上經常曝光明星之間的離婚事件,日常生活中聽聞婚姻悲劇,這都讓一些人對未來的婚姻失去信心。另外,一些人受制於原生家庭的不幸福,很難與早年成長環境完全和解,這也會影響他們對婚姻幸福與否的判斷。在調查中,34.9%的人對經營婚姻沒有信心,也與上述因素有關。
與此同時,比起前輩,年輕人在結婚上似乎更不願意將就了,尤其是隨着適婚女性文化素質與經濟水平的提升,她們不必再通過結婚來維持自身的生活,婚姻中女性對男性的經濟依附關係不斷減弱。因此,「恐婚」的一大前提「晚婚」觀念其實是謹慎結婚,在遇到合適對象後才會考慮結婚。
至於物質條件,也是讓不少人「恐婚」的重要原因,也可以說是「不敢結婚」或「結不起婚」。調查數據顯示:擔心婚後生活壓力過大者有45.1%,認為結婚成本過高者有22.2%。尤其是漂泊在大城市的異鄉青年,房價、戶籍、收入等現實問題都在困擾着他們的終身大事。
不過,物質因素並不是決定性的,關鍵還是改變對婚姻過於擔心的觀念,一旦失去對婚姻的信心,即便物質條件優越,恐怕也很難走進兩人的親密關係,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
當然,在社會現象的層面上談「恐婚」,我們能找出各種現實的因素來,但具體到每個人的選擇上,其實不必如此刻板。每個人的起點與成長環境不同,所處的人生階段、面對的現實問題也不同,不必拿別人的「經驗」套用在自己身上。
婚姻不完全是愛情,卻決不能缺少愛情,當美好緣分降臨時,「恐婚」者也不妨打開心扉,我們依然有必要對婚姻抱有理想化的期待,也要看到其中現實層面的東西,既能在風花雪月中享受心靈碰撞的快樂,又能在柴米油鹽中感知日常生活的美好,或許持有這種成熟的觀念後,才有可能告別「恐婚」狀態。
標籤: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