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岩井俊二(淺析導演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情感導師 6151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情書》是由岩井俊二自編自導的的日本純愛電影,自1995年上映後在便日本國內引起轟動,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打動無數觀眾的心。

導演岩井俊二對青春題材電影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而今時隔26年,再看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書》,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戀,那份關於青春的悸動與遺憾,為之悲傷與感動。

成就這場「極致暗戀」的背後,是導演岩井俊二獨特的「岩井美學」的加持。

作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岩井俊二有着極其濃烈的個人風格,在日本影壇自成一家。

情書岩井俊二(淺析導演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不同於北野武的血腥暴力,也有別與同樣以溫情題材與唯美表現出名的周防正行,岩井俊二的作品有着獨樹一幟的個性化和詩意的美學特徵,而正是這種獨特的「岩井美學」使其受到無數人追捧,被譽為日本最具潛力的新晉「映象作家」。

岩井俊二

今天,我將以《情書》為例,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淺析岩井俊二獨特的「岩井美學」。

一:自然之美

日本文化研究作家,葉渭渠教授在其與唐月梅的著作《物哀與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識》中寫到:

「日本人最初的美意識,不是來自宗教式的倫理道德和哲學,而是來自人與自然的共生,來自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想 」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所謂的「日出之國」,受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歷史傳統等影響,日本對於自然懷有深切的愛與特殊的親和感情,對自然美的感覺極其敏銳纖細,並且含有豐富的藝術性,這是日本人的自然觀的最重要特徵。

而這種特徵,也深刻的影響着岩井俊二及其作品。

電影《情書》中,岩井俊二利用季節性的自然景物進行敘事抒情,唯美的畫面中蘊含着豐富的意境,而這些畫面本身又從抒情表意獨立出來,形成天然的視覺美感。

《情書》整部電影裡都使用了雪景,從北海道到小樽、從山頂、屋頂、公路、無一不是白雪覆蓋的一片。

一方面,白雪隱喻亡者,象徵着已然亡故的藤井樹。

而女主渡邊博子所到之處,一切事物都覆蓋在皚皚白雪中,象徵着藤井樹的痕跡無處不在。

另一方面,日本人擅以景寄情,雪正是女主內心世界的外化。

影片開頭,白茫茫的背景,一襲黑衣的博子屏住呼吸,靜靜的躺着雪地之中,這一近景畫面暗示着所有的情節都由這場面孔開始。緊接着,鏡頭開始凌亂的晃動,特寫博子的博子面部與手部動作,她開始大口大口的呼吸。

隨後,晃動不安的鏡頭向上拉伸,轉化為一個悠長的大景深慢鏡頭,俯拍雪地全景,而置身其中的博子,慢慢的成為一個小黑點,在畫面中越走越遠。

這是影片的一處經典場景,漫天飛雪的世界就是博子冰封心靈的外化,而雪則象徵着她對已故男友無限的思念與追憶,在這兩周年的忌日,其他人大多都已走出傷痛,說說笑笑的喝酒聊天,唯有博子,躲在這杳無人跡的地方,以屏住呼吸的行為,體驗男友藤井樹臨死前的痛苦。

由晃動凌亂的畫面暗示生者的悲哀激動的情緒,而博子在雪地之中的緩慢移動,產生了一種在雪地中無法自由、無法前進的束縛感,隱喻博子困於男友逝世的傷痛之中,無法釋懷!

日本人愛雪,雪易消融,其中蘊含着一種無常的哀感,與日本人的傷感性格非常契合,而岩井俊二正是抓住這點,藉助自然之物,定下整部電影的基調,營造出生死相隔的悲哀情緒。

除了白雪之外,電影中另外一個頻繁出現的自然景物便是樹。

在日本人的民俗信仰中,樹木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物象,對樹木的感受和思索成為日本人自然觀的根基,以木為先,成就了最初的自然美,也成為日本文化歷史及藝術美的源頭。

《情書》結尾,爺爺告訴藤井樹院子裡有一棵樹,是她出生那年種下的。

女主角笑着在院子裡找尋着這棵樹,這看似平常的場景,實則意味着女主在經歷了殘酷的別離與創傷之後,迎來了溫暖的新生。

日本人尊重樹木,他們認為

「植物通過種子發芽、成長、開花和結果,不斷輪迴,以維繫生命,表現出對生的強烈意識和優雅的美」。

影片的最後,女藤井樹終於得知了男藤井樹的死訊,大病了一場,在生死的邊緣體驗過之後,籠罩在女主身上的父親死亡的陰霾才漸漸散去,而那些被她所忽略的年少的愛戀也破土而出,大病初癒的藤井樹,如同那顆向上生長的樹一般,獲得新生。

二:物哀之美

日本人喜歡美,尤其鍾情「物哀」之美。

「物哀」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學家本局宣長提出,他認為:

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只有苦悶、憂愁、悲哀,一切不盡如人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動至深的。

「物哀」是從寂寞的心境中誕生的悲劇之美,物哀之美,是日本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

日本「物哀」之情的誕生,與日本地理的環境有着巨大關係,一方面,日本列島四面環海,因獨特的地理及氣候,自然美景密布,雪山、海島、湖泊、火山給人無盡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日本又天災頻發,千百年來,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給日本國民帶來太多傷害與不幸的回憶。

在頓感自身的渺小與無力之中,目睹美好事物的消亡,久而久之,一種「世事多變無常」的觀念便深植於日本國民心中,使其產生了對「悲哀」的崇尚之情,「物哀」便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種獨特的美學理念。

而岩井俊二的作品《情書》,也極好的傳承了這種「睹物傷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

《情書》這部電影,其故事內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親人的逝去、愛情的逝去,瀰漫着一股濃濃的哀傷。

男藤井樹與博子交往多時,卻遲遲未對其求婚,年紀輕輕便在山難中逝世,臨死之前仍然吟唱着那一首傷感的情歌。

當死亡來臨之際,他內心深處,仍然是青春記憶中的那個女孩;那一份未曾說出口的暗戀,註定成為秘密,隨着自己的逝去而掩埋,這是他終身的遺憾,矛盾而哀傷。

渡邊博子沉浸在男友逝世的傷痛之中,兩年都無法走出,她看不到身邊好友秋葉對她的愛慕,固執的不願忘卻;她心血來潮寄出的一封信,卻意外的聯繫上了女藤井樹,在後續信件往來中,漸漸的得知了深藏於男友心中的青春愛戀,悲哀的發現,自己或許只是一個影子,她難捨難棄的眷戀也如水中倒影那般虛無,她痛苦而無望。

女藤井樹看似是最幸運的那個,在追憶與男藤井樹的青春往事中,她逐漸發現少年深藏於心的愛慕,卻因為年少時自己的矜持而遺憾錯過;如夢初醒卻已無力挽回,只剩下對往昔純真的追憶與對逝去的情誼的無盡緬懷,含着一種憂傷與遺憾。

在女藤井樹回憶青春往事時,有一個很經典的片段: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在學校的圖書館中,少年藤井樹手捧着一本書,靜靜的立在窗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少年的側臉上,風吹動窗簾,在少年身邊輕輕揚起,導演用了逆光的機位,又在人物臉上採用高光拍攝,使少年周身籠罩着一層朦朧的美感。

這唯美的一幕,落在了女藤井樹的眼光,她抬眼一撇,眼中似乎流露出她所不知道的情愫。

而在後面的片段中,這一幕再次出現,只是,窗簾落下已沒有少年,只是隨風飛舞的幾片櫻花。

櫻花作為日本島國的國花,已然成為了一種象徵,即對短暫而又美好事物的情緒化符號書寫。

它美麗,卻總是很快飄零,人們欣賞其盛開的姿態,卻又無盡的傷感其凋零的瞬間,這類短暫存在的景物,淒婉優美卻又轉瞬即逝,恰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代表。

在《情書》中,岩井俊二正是櫻花這一意象為詩意表徵,暗示少年藤井樹生命的逝去,也遺憾於這段青春愛戀的無疾而終。

相對比西方或熾熱奔放、或曲折離奇的愛情電影,岩井俊二對於《情書》的情感調度更加的節制與含蓄。受日本物哀文化的影響,在塑造這段極致唯美的愛戀的同時,也暗含着青春的遺憾與殘缺,但也正因為這種不圓滿,使其透露出一股難以言說的美麗與憂愁,更加的回味悠長。

三:死亡之美

在岩井俊二的系列電影中,死亡同樣是一大重要命題,一般人會對死亡諱莫如深避之不及,但岩井俊二卻總是直面死亡,這很大一部分也是受日本獨特生死觀的影響。

有別於其他民族,日本民族對於死亡、暴力、消逝等一系列消極思想頗為崇尚,對於死亡,他們更多的是欣賞與讚美,而這種思想也深刻的影響着日本國民,並貫穿於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之中。

川端康成曾說:

「死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

所以諸如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等知名作家,都在其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自殺,選擇了如櫻花般在絢爛的時刻走向消亡!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

而深受影響的岩井俊二,也在其作品中,着力表現其對死亡的態度。

但和同時期傑出導演北野武一樣,他們都沒有拘泥於傳統的生死觀,而是結合西方文化,試圖用作品,詮釋自己對死亡新的理解:在強調生命流逝不可逆的悲傷主題的同時,彰顯其對死亡與生命的沉思。

所不同的是,北野武擅長「暴力美學」,用血腥殺戮反襯生命與死亡,而岩井俊二則是用唯美、溫和又含蓄的方式,構建自己的「死亡美學」。

電影《情書》中共有兩個人物的死亡,一是男藤井樹,二是女藤井樹的父親,面對這兩處死亡,導演的表現非常含蓄。

男藤井樹死於山難,但整部影片都沒有這一災難的直接鏡頭,而是通過描寫女友博子對他的執念及追憶,突出其死亡的悲劇。

而女藤井樹父親的死亡刻畫,則更加隱晦,電影中有一處場景:少女藤井樹在父親葬禮結束之後,沿着結冰的坡道滑行,停下來時,她看到冰雪之中有一隻死去的蜻蜓,僵直的躺在地上。她凝視着它,沒有任何情緒的發問:爸爸死了?是嗎?

整部電影沒有大起大落的生死鏡頭,所用的色彩基調也是黑色與白色,突顯出對死者的哀惜之情,兩人的死亡也被刻畫成了一種淡而綿長的哀傷。

這是影片有關死亡的最直接的表現,然而岩井俊二的野心並不滿足於表面膚淺的陳述,於他而言:

生與死並不僅僅在於肉體,還有情感與意念。電影《情書》,並不簡單描述死亡,而是想通過死亡,對重生與離逝進行探討:在死亡發生時,生者如何面對已逝者,如何在死亡的沉痛中脫身繼續生活?

而這一命題,他需要藉助兩位女主給出答案。

面對死亡,電影中的兩位女主最初給出的答案是隱忍、逃避!

博子無法釋懷男友的死,她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遺忘也拒絕新的情感。

她深愛着死去的未婚夫,甚至不惜向早已變成公路的他家舊址發出一封信:「藤井樹君,你好嗎?我很好,渡邊博子」。她深知這封信不可能得到回覆,如此固執的舉動背後,只因為她需要一遍一遍的確認這個死亡的訊息,直到自己相信為止。

而對於女藤井樹而言,父親的離世對她來說是巨大的創傷,她選擇了將其深埋心中。

她一直感冒咳嗽,卻堅持不肯去醫院,最後在母親的哄騙下,才來到醫院,坐在長椅上等待叫號的時候,迷迷糊糊的睡着,陷入了夢境之中:

夢中的她也是這般坐在走廊長椅之上,盡頭處忽然亮起一道刺眼的曝光,一架病床在走廊拐角處朝她的方向駛來,四周空無一人,氣氛顯得陰森恐怖;而後鏡頭快速切換,病床的周圍突然多了醫生與護士,後面則是緊緊跟隨着的母親和爺爺,而她的父親正躺在病床之上,戴着氧氣罩奄奄一息······

原來,當年她的父親正是因為感冒沒有重視,惡化成肺炎,在一個雪天病發,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所以,醫院便成為了女藤井樹逃避的地方,這裡埋藏着她的噩夢,即便重病也不願踏足。

對於死亡,她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隱忍與逃避,任由死亡的陰影籠罩,無法走出。

但隨着那一封神奇的「信」,那一段塵封的愛的往事的開啟,兩人對於死亡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態度。

在與女藤井樹的通信中,博子終於發現了這是一段無望的愛情,明白了曾經的「一見鍾情」或許真的是另有玄機。

而女藤井樹也因為這一次往事的追憶,漸漸清晰了少年對自己的情愫,在驟然得知對方的死訊之後,病情加重,如同她父親一樣在雪天重病復發,最後由爺爺背着到醫院搶救。

博子意識到:只有忘卻這一段鏡花水月般的愛情,她才能重新振作生活。

而女藤井樹也在生死邊緣體驗過死亡之後,豁然開朗,重新回憶起身邊那些被自己所忽視、掩埋的愛的記憶。

於是,兩位女主在各自對於死亡的「疼痛」之後獲得了新生:博子奔向空曠的雪地中,衝着雪山聲嘶力竭的吶喊:你好嗎?我很好!

畫面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剛搶救回來的女藤井樹發出同樣的囈語:你好嗎?我很好!

這一刻,回憶與忘卻第一次重疊,這兩個備受死亡悲哀的人找到了各自的救贖之道:博子選擇了忘卻,忘卻這段不美滿的愛情;而女藤井樹選擇了記憶,珍藏愛的回憶,帶着愛好好生活。

至此,岩井俊二的「死亡美學」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升華:死亡的哀傷沒有減弱,但逝者已矣,哀傷之餘,生者更應該好好生活。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小說中寫的:死並不是完結,而是對生的另一種延續。

遺憾往往是另一種圓滿,在影片背景的茫茫白雪中,雪花落下的瞬間,不是凋零,而是盛開,這種死亡之美,被賦予了形而上的美感,足以在心中留下莫不磨滅的印記。

結語:

一名優秀的導演,都該有屬於着自己的標籤,岩井俊二被稱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在電影《情書》中流露出他對日本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的懷念與尊重。

而作為一個極致的唯美浪漫主義者,他將日本獨特審美文化中的自然之美,物哀之美,死亡之美與自己擅長的青春題材相結合,成就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青春岩井美學」。

這一封「情書」,看似簡單,但感人至深,回味悠長······

標籤: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11-19 23:11:23

我聽別人說過,值得推薦的情感機構

頭像
2024-11-02 22:11:47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10-22 08:10:25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