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在學生時代,我們總喜歡和所有的同學打成一片,不太習慣獨來獨往的生活,但隨着歲月的流逝,才明白獨處反而是一種難得的能力。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有一些朋友,性格比較內向,看起來很不合群。可他們的人生,未必是無光的,喜歡獨處的人,可能比我們想象中過得更好,只是他們不喜張揚。
李航是一個我行我素的男生,就算是在讀書期間,他也很少和同學們玩在一起,他的學習成績很好,每次都是班級第一。可能是因為父母很早就離婚的關係,導致了他越來越不愛說話,為人內向,木訥,甚至有些自閉。
但他從來不覺得性格內向和喜歡獨處,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他反而越來越享受獨處,能在安靜的空間裡,集中注意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後來,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現在的他,依然話不多,就算結婚了,也很少有其他的社交,而是安守本分地過着簡單的生活。
性格天生開朗的人,往往很難做到安靜地獨處,沒有人與他交流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黯淡無光的。因為他們喜歡交朋友,害怕獨處,害怕被寂寞和孤獨緊緊包圍。
在多數人看來,性格內向,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很難在社會上找到存在的價值,因為相比於性格外向的人來說,他們往往活得很孤獨,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可實際上,並非如此,那些喜歡獨處的人,往往有着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果你也是一個不喜歡交朋友,喜歡獨處的人,看看有以下哪種性格特徵吧。
一:社交恐懼,與人相處感到不自在
成年人的世界很複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已經不再那麼純粹了。有些人之所以選擇了獨處,是因為自己害怕社交,不知道該怎麼和人交流。
楊敏就是一個恐懼社交的女生,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的感情就十分不好,天天吵架。在她十歲那年,爸媽選擇了離婚,父親帶着弟弟生活,她只能跟着母親過辛苦的日子。
她的母親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後,情緒總是失控,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把氣都撒在她身上。楊敏從小沒有感受到過家庭的溫暖,對人也不曾懷有善意。所以成年後的她,沒有能力和別人好好相處,哪怕是工作以後,她始終是獨來獨往的。
有些人選擇獨處,並不是因為喜歡一個人呆着,而是有社交恐懼心理,與人相處的時候不自在,才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
對於這樣的一類人,我們不應該戴着有色眼鏡去看待,而是應該給予一份理解和體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人也是多元的,只有理解他人,才能做到尊重他人。
同時也希望有社交恐懼的人,能積極樂觀一些,多多感受這個世界的善意和溫暖,變得快樂起來。
二:認為低質量的社交,是在浪費生命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曾說:「我愛獨處,我從來沒有發現比獨處更好的夥伴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外出,到人們中間去時,比待在自己的屋子裡更為孤獨。」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害怕孤單,總是想要走到人群當中,就算彼此之間聊着毫無意義的話題,但一想到身邊有人陪伴,便感到心安。
可隨着自身閱歷的累積,你會慢慢發現,那些人群中的孤獨,遠比一個人獨處要寂寞得多。
姚斌今年37歲了,他以前身邊總有很多喝酒聊天的朋友。每次同學聚會,他再忙都會抽空參加。因為他始終覺得,唯有經常多社交,才能建立好的人脈關係。
可是當他真的需要朋友幫助的時候,卻發現根本沒有人願意拉他一把。
過了30歲後的姚斌,看清了友情的現實之後,他便開始遠離低質量的社交了。時間多麼寶貴,與其浪費它和周圍的人,帶着面具侃侃而談,不如腳踏實地的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
為什麼有些人會成功?就是明白了低質量的社交,不過是浪費生命而已。好比姚斌,他喜歡上了獨處,就是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去做沒有意義的事情。
三:始終明白,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這個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三觀不同的兩個人,哪怕彼此認識了好幾年,也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
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有自己的主見,不會隨波逐流,他們的心態就是:三觀不同,不必強融,與其融入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不如一個人活得輕鬆。
兩個人交往,如果三觀不同,很難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為所要表達的觀念都是不一致的,彼此也無法做到相互認可,和這樣的人交往,合適都是假裝出來的,長期來看,肯定會累的。
但凡是讓你覺得辛苦和勞累的關係,都是錯誤的,與其在錯誤的社交里浪費自己,不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好好相處,好好珍惜。
如果你喜歡獨處的原因,是因為明白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大繁至簡,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知道了什麼是無用社交,且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四:習慣了一個人,享受獨處時的快樂
周國平曾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真正喜歡獨處的人,他們的心態是健全的,不僅僅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而且十分享受這種快樂。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學習、一個人逛街,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乏味。但那些懂得與自己獨處的人,他們從來不覺得這些事情是無趣的,反而是樂在其中。
陳曼就是一個善於獨處的女生,她有很多愛好,會畫畫、做手工、彈吉他等等。陳曼已經30歲了還單身,以前的朋友大多數都結婚了。但她從來不急着趕緊找個男人嫁了,因為她享受獨處的時光,也習慣了當下的生活。
那些喜歡讀書的人,看似孤獨、寂寞,實則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獨處的快樂,恐怕只有真正融入了才會懂得。
不喜歡交朋友,只喜歡獨處的人,是怎樣的心態?他們有着怎樣的性格特徵?
有一小部分是因為恐懼社交,但多數喜歡獨處的人,是因為他們真的享受與自己相處的過程。喜歡獨處的人,善於思考,不會過度依賴外在來修飾自己,他們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盲從地跟隨。
叔本華說過:「只有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很難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多少都會帶着一點刻意的偽裝。唯有獨處的時候,才能卸掉所有的防備與虛榮。
與人相處久了,往往會感到疲憊,畢竟每個人往前走的步伐始終是不一致的。喜歡獨處人,他們不是逃避現實生活,而是內心強大的一種表現。
那些優秀的人,通常都會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專心打磨技藝和才華,並且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蔣方舟在書中寫到:「我已經學會了怎麼坐地鐵,也因為掌握了新的技能,而變得很自信,像第一次放學,不用家長接就能回家。」
喜歡獨處的人,他們的心態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因為身邊的所有人終有一天都會離開,沒有誰能陪你走到最後。當你擁有了獨處的能力,內心就不會再感到匱乏了。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他們未必是不善於表達,而是拒絕讓自己陷入無意義的交談上。他們也不是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而是學會了建立一個龐大的內心,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遨遊暢享。
獨處的時光,並不是寂寞難耐的,而是一種自由自在的幸福。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便不必再刻意讓自己為難,不管獨處還是身處人群,都應該時刻保持清醒,提升自己,讓自己過得充實,過得快樂。
END
今日話題:
你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嗎?你覺得自己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來留言聊聊你的故事吧。
標籤:
評論列表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