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當然也十分敏感的話題。我曾經試圖討論過,但終究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廣泛傳播下去,也許認識本身就是片面的。但即便是片面的、淺顯的甚至有些是錯誤的,依然不排除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下面由我帶着大家一起來窺探同性戀「患者」內心的小秘密。
有些人可能覺得「患者」不妥,畢竟這不是一種病,只是一種存在的狀態。但社會從來都不是正常的,導致了本來正常的事情變得不再正常。
一些人會覺得,同性戀會因為自己的性別取向不符合社會規範或者期待而深感苦惱,這會使他們期望通過轉變自己的性別取向,從而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正常。
甚至有人會認為,同志是病,得治!以至於用「同志患者」這一稱謂,相信通過治療可以改變他們的性別取向,進而引導他們走向正軌。
其實,他們真的是這樣想的嗎?以上想法純屬現在自己的立場上的臆測。
第一,需要肯定的是,同性戀也是很享受他們的戀情的
回想一下處在熱戀中狀態中的你,是否有如痴如醉,如夢如幻,一種魂歸故里、身心蕩漾甚至可以如在世外桃源、上天入地的感覺?
這一點,對於同性戀的戀情而言也是完全適用的,並不因為你覺得不舒服他們就不享受其中。也許在別人眼中,異性之間的卿卿我我才是稀奇古怪和不可理解的。
假如世間有一種神藥,可以讓同志可以轉變自己的性別取向,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沒有哪一位同志朋友會心甘情願的去吃下。
正如你的性別取向和多數人一樣是「正常」的,那麼你會改變自己的觀念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戀愛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他們也十分享受自己的性別取向,他們心中有難以割捨的戀愛對象。
即便他們所愛的人不愛他!就像現在身為異性戀的你,會因為受到感情的創傷而甘願改變自己的性別或取向嗎?
顯然不會,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當你真正理解了自己,也就會理解別人!
第二,性別取向是母胎而來難以改變的
正如世間沒有後悔藥,也同樣未曾出現過改變性別的藥。性取向是屬於人類本能,既然是本能那就無法被重新塑造。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相信,性別取向,在童年階段已經定型。
這倒並不是說,童年經歷可以決定你喜歡男人還是女人,而是你基因的特性是通過你童年經歷反映出來。
比如,作為男孩的你,生而喜歡男孩。可是,一開始你並不知道你具備這一特性。那麼,你是如何發現的呢?
小時候,通過和別的男孩子一起活動,你發現男孩喜歡的那一套奧特曼、小怪獸什麼的你絲毫不感興趣,而是對女孩子喜歡的洋娃娃、扎小辮有感覺。
你會發現,你與同性別小夥伴不一樣,而是和異性小朋友一樣。你逐漸感覺到自己是和別的男孩子有差異的(你覺得自己不屬於這一性別群體),這種感情逐漸定型,進而轉化為喜歡同性的感覺。
可以說,同性戀是從母胎裡帶出來的,並逐漸在童年階段這一認知逐漸定型,根深蒂固,進而跟隨一生,又怎麼可能有改變的餘地呢?
第三,社會對同志有着很深的不理解甚至偏見
如果沒有社會認知的偏見,那麼本文的題目就不會出現,也就是說,題目所問的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需要解答的疑問。
無論性別取向如何,都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
可惜的是,同性取向並未得到社會的全面理解和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切的愛的活動究其本質而言,都是為了延續物種。大自然之所以讓我們從從得到快樂,其實就是對我們生殖行為的獎勵。
否則,那種行為如果不能分泌多巴胺從而產生快樂,誰又會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可是同性別卻無法繁衍生息,這完全不符合種族壯大的需求,似乎是大自然的漏洞,是在開玩笑嗎?如此一來,每一個同性戀朋友都是大自然開的一個玩笑。
我相信,萬事發生必有其因,同性取向既然有而且相當普遍,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可能已經是最優選擇。
物種在避免過少的同時,也要避免過多從而導致環境無法承載,所以就讓一部分人可以愛,但卻不可以生孩子來緩解環境壓力。
以上純屬個人猜想。下面繼續談社會規範——
尤其是中國社會,傳統觀念影響十分深遠。「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很多中國人的一般想法裡,父母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不就是為了帶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嗎?而你卻,如此「荒唐」。
這是社會的普遍想法。同性取向的人,打小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自己的性別取向似乎和多數人不同,很難為社會所接受。
所以,「出櫃」這類行為,在他們剛剛意識到自己的性別取向的異常時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請相信,每一個同性取向的人,都想大聲告訴這個世界:
喜歡同性黑我的快樂大於他帶來的煩惱。
儘管很多人沒有做到,而是臣服於社會規範,娶妻生子、嫁人生娃,或為人父,或為人母。
一生的不快樂,也可能由此開始。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個快樂的一生。生而不懼,我很快樂!
我喜歡我自己,我接受我自己!
標籤:
評論列表
這個真的給我們很多幫助,特別是對愛情懵懂無知的年紀,可以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