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相信不少人的身邊都有這樣一種女孩,她們性格好,有禮貌,很容易接觸,卻總是若即若離,給人以距離感,這是為什麼?
有些人像萬里無雲的晴空,一覽無餘,有些人像山雨欲來的天空,被烏雲掩埋了真實。
人格是指一個人內外特徵的整合,正因為人格的獨特性,才有了這麼多獨特的個體,所以即使表面所展現出的行為相同,內在特徵也有可能完全相反。
換言之,有些人表里如一,非常單純,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做和說,全然不顧對方是否能接受,這類人是難以適應社會的。
所以說表里不如一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一切都是掩蓋內心的「烏雲」,既能適應社會,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又能保證自己的態度不被改變,或者防止他人對自己的傷害。
所謂距離感,就是感到自己無法真的接近對方,很多時候明明感覺關係能夠更進一步,卻又被及時地擋在心門之外。其實這是女孩對你感到害怕。
正如我們所有人拒絕他人了解我們自己一樣,在那時,我們在擔心什麼?
擔心對方深入了解我們之後傷害我們,擔心對方利用我們的軟肋攻擊我們,擔心對方不認同我們的往事而嘲笑我們。
是的,這類女孩也是如此。
她們有着很高的自我防衛傾向,需要很多的安全感,她們獲得安全感的主要途徑便是阻止對方真正地了解自己。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關係障礙的主要原因是消極的交往事件。
換言之,你曾經因他人而受過多少傷害,你現在就有多排斥對方了解自己,在他人和自己之間設下的心理距離與個體曾經受過的人際傷害成正比。
她們表面的美好也是一種自我防衛,她們喜歡道歉,面對他人的指責,她們總是選擇沉默,不是她們不想反駁,而是她們無能為力,對他人的畏懼讓她們無所作為。
性格好和有禮貌事實上是一種適應社會的表現。
在當今社會,性格不好就會被嘲諷和孤立,沒有禮貌就會被辱罵和攻擊,為了保護自己,她們不得不讓自己看起來很美好,但其實她們或許根本就沒有這麼美好。
女性所需的安全感普遍比男性更多,越是需要安全感,就越會偽裝自己,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
正如同《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一樣,誰先暴露自己,誰就會受到其它文明無情的攻擊,猜疑鏈和技術爆炸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人際關係中,猜疑鏈就如同互相的不信任,無論你是否信任對方,對方都有可能傷害你。技術爆炸就如同現在和將來,現在不傷害你,不代表將來他們發生變化以後不會毀滅你。
對於正常人來說,之所以沒有嚴重的人際障礙是因為自己本身比較強大,即使受到其他人的傷害,頂多難過傷心一下就無所謂了。
但對於這類女孩來說,她們就像最孱弱的「低級文明」一樣,惟願守護一片淨土,不敢暴露自己的存在。
嬰兒時期的依戀類型也會影響成人之後的交往行為。
安斯沃斯把嬰兒依戀類型分為三種,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指的是嬰兒對母親在不在場都無所謂,當母親在場時,他們不會關注,當母親離開時,他們也不會有過激的反應。
這類嬰兒與母親之間沒有建立牢固的情感聯繫,當她們長大之後,與朋友或者戀人之間的聯結也會出現問題。她們不懂得被愛是什麼感覺,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愛別人。
因此對於她們來說,別人的接近是一種唐突的行為,會讓她們感到驚慌失措,從而本能地抗拒他們的接近。
反抗型依戀指的是嬰兒極度害怕母親的離開,但當母親回來之後,她們又是矛盾的,既依賴她們,又疏遠她們,因此反抗型依戀又稱為矛盾型依戀。
這類嬰兒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也是矛盾的,她們擔心對方真的離開自己,所以偶爾表現出好的一面吸引他們,但當對方對自己產生好感時,她們又拒絕他們,因此呈現出若即若離的狀態。
如果遇見了這類女孩,男孩們一定要有耐心,你越是衝動,弄丟她們的可能性越大。
對於女孩來說,她們可能生來就是要等一個白馬王子,等待他把自己拉出深淵。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標籤: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