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5 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 。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女性,不是家暴的受害者就是倖存者。對家暴的關注仍然迫切且必要,我們從未真正逃離這片陰雲的籠罩。
日子久了,越來越發現互聯網像一個混亂的信息高速公路,“17歲少女被逼婚”的熱搜還沒下去,更多讓人不寒而慄的新聞被曝光出來:
近一點的有國家短跑運動員張培萌家暴妻子並搶走孩子(最近的新聞說是反轉了);河南商丘女子被家暴,為逃生從二樓窗戶跳下導致癱瘓,遠一點的有藏族姑娘拉姆不堪家暴,離婚後遭前夫縱火喪生……
曾經的山盟海誓地老天荒,怎麼變成了惡言相向加拳打腳踢?
很多女人哭着說自己瞎了眼,當時怎麼被這樣的男人騙進了婚姻的殿堂?在柔情蜜意一文不值的背後,根據全國婦女聯合會的統計數據,近 90% 的家暴受害者為女性,平均每 7.4 秒就有 1 位女性被家暴 ,但平均遭受 35 次家暴後才會報警。
“他曾經打過我,後痛哭流涕的請我原諒,我能相信他麼?”
“他打了我一下,我沒有理他,因為懷裡有孩子。誰知,他竟然端起滾燙的黃瓜皮蛋湯,潑向我和孩子。”
家暴不僅僅發生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還記得Papi旗下知名的美妝博主宇芽麼?
19年的今天她對着鏡頭自曝 “我被家暴了,過去半年裡我仿佛活在噩夢裡” 。
在視頻的開頭,她放出了電梯錄像里,記錄了她最後一次被家暴的畫面。
當時她瘋狂跑向電梯,用腳抵住電梯門奮力抵抗,結果還是被他硬生生拖到家裡,繼續施暴。
深圳的一個女孩報警稱今年已經被男朋友家暴了十多次,並且多次入院。家暴原因很簡單,有時是男友炒股虧了錢心情不好,有時只是自己說錯了一句話。
她曾提出過分手,可後來卻不敢了,因為男方反覆糾纏,還威脅說要擰斷她的脖子,跟她同歸於盡。
儘管我國在 2016 年頒布了《反家暴法》,但法律在基層的執行並沒有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在性別不平等現象依然嚴重、平等的性別觀念仍未普及的當下,被家暴女性的處境還是十分艱難。
家庭成員內部發生的虐待行為,包括毆打、辱罵、恐嚇等行為。
家庭暴力,指的是其中毆打妻子是比較常見的,李陽的妻子、蔣勁夫的妻子都是這種情況。
家暴往往是一方(主要是男性)為了維護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而實施的。家暴的後果顯而易見,夫妻反目,家庭破裂,嚴重的更會鬧出打死打傷人的悲劇。更糟糕的是,孩子(如果有的話)在這種家庭環境下耳濡目染,會給心理帶來很大的創傷,甚至影響到一生的幸福。
美國心理學家朗迪·班克羅夫在他的《他為什麼這麼做?》中這樣寫道:
虐待關乎權力,虐待的根源不在受虐者,也不在受虐者所做的事、所說的話。
受虐者的緊張、歇斯底里,更可能是長期受虐的結果,而不是引發虐待的原因。唯有了解這些,受虐者才能及早認清自己的處境,走出施虐者的心操縱,突破困惑與自貶的循環,奪回生命的自主權。
家暴真的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生而為人,不是每個人都心存善良,請女孩子一定擦亮眼睛,認真識人。隱忍拯救不了施暴者的良心,這只會讓他原本就已扭曲的心靈,變得更加扭曲。
放一組圖給大家參考和反思(來自@丁香醫生)
當打開那扇困住你的門,
你會看到,
門外有更多的善意和安全在等着你的歸來。
我們想告訴所有家暴的受害者們:
別怕,我們都在。
我們理解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無法離開。
你所能做的,也必須要做的,就是去發聲,去行動,去說“不”。
相信吧,有時只需鼓起一次勇氣,就一次,家暴休止符就畫上了。
END
標籤:
評論列表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