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說,她自從連升兩級後,收入就翻了好幾倍。而她老公的收入還保持在兩年前的水平。她老公可能覺得心理不平衡,平日對她總是各種揶揄、諷刺、挖苦,讓她苦不堪言。
比如,她買了一套高級化妝品,她老公看見了,冷笑地說:「有錢人就是不一樣!」
她心想可能自己太自私了,不能光想着自己,所以她又為老公訂製了一套上好的品牌西裝。
她老公看到後臉陰得更厲害,說:「你是在提醒我賺錢少嗎?穿個好衣服還得讓老婆來付賬。」
朋友說:
「你知道那種感覺嗎?明明你是在表達對他的關心,到了他那兒卻變成了不懷好意的惡毒,我感覺自己里外不是人。「
我非常理解這種因收入差距而產生的心理失衡現象,並且這種現象在很多關係中都存在。
比如近日就有文章指出,在北美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情侶都面臨收入差距帶來的感情問題。
同樣,在中國有研究指出:夫妻雙方收入差異越大,婚姻質量越低;2:1是收入差異的最佳比,是良好婚姻質量的「平衡點」,高於或低於這個比例都會對婚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當對方沒錢的時候,我心裡很舒坦,現在對方的高收入讓我覺得低他一等,感覺我們不再是平等的情侶關係,錢真是萬惡之源!」
「我們因為錢而吵架的次數增多了,錢是我們之間的敏感話題。」
「雖然我掙得比對方多,我也不介意幫助他,但他並不接受,這讓我很苦惱。」
為什麼這種差距會影響到伴侶之間的感情?
因為,即使在最親密的關係中,也存在着「權力之爭」(power struggle)。
而各自賺錢多少,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方在這段關係中的話語權,為家庭投入更多的人,對這個家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也將意味着,在這段關係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收入差距過大,或者收入對比的變化,將意味着,這段關係中,權力和話語權的主體變更,勢必也會影響到這段關係。
收入差距過大會給另一半帶來負面情緒
我有個表妹,她本身是碩士學歷,研二時結婚,工作了三年就去生孩了。
孩子生出來沒人帶,考慮到她老公也算是公司的管理中層,收入屬於中等偏上,她就自告奮勇當起了全職媽媽。
一天24小時帶孩子,餵奶、陪玩,外加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些並沒有讓她感到煩躁無望。
讓她生氣的是,她的老公會指責她亂花錢、心太大,任何牽扯到錢的事情,他都能扯到「不懂得體諒我掙錢的艱辛」,生氣的時候還會大吼大叫。
她感到委屈、憤怒,她覺得當初她辭職時老公也沒有說什麼啊,為什麼現在又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她也想重回職場,可是孩子誰來管?
想來想去每條路好像都走不通,只好在這無望的境地中過一天算一天。兩人談戀愛時的甜蜜已然不在,代替甜蜜的成了吵架和冷戰。
在這個例子中,我覺得,表妹的婚姻出現問題並不在於她不掙錢,而在於她老公因不堪忍受工作的壓力而遷怒於她「是個累贅」,讓表妹產生壓力和負罪感。
在本文開頭的例子中,讀者的婚姻出現問題也不在於她的收入翻了好幾倍,而在於她老公在這一點上所產生的無能與羞恥感。
還有的人會因收入少而覺得不公平,其實這屬於關係中的「惡性競爭」,本質上,依然沒有把對方和自己當作一體。
還有的人,會因為收入差距過大產生自卑心態。
比如,有的人認為自己的收入比對方少太多,對對方帶自己去一些高大上的場合而感到排斥;當對方給予自己幫助時,自己會認為是一種施捨,或看低,從而感到憤怒;想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也會如梗在喉。
為了防禦這種不舒服,只好採取挖苦諷刺、說風涼話的方式去跟對方互動。
這樣的態度所折射出來的,除了權力的角逐之外,其實還有「我很在乎你,我怕配不上去,我害怕失去你」。
不管是覺得不公平,自卑,還是覺得患得患失,這都是兩個人收入差距過大帶來的副產品,而我們,想要一段健康的關係,就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
影響感情的不是收入差距,而是對「收入差距」的態度
聽過一個故事,夫妻鬧離婚,原因是男人掙的錢都自己玩樂了,家裡需要用到錢的地方他一概不管。
女人掙的比較多,但她的錢除了養孩子、用於家庭日常消費,以及給父母存些養老錢之外,也是所剩無幾。
她跟男人說讓他拿錢回來養家,男人振振有詞:不是有你呢嗎?你自己一人兒就夠了,我那點兒錢幫不上什麼忙!
無論男女,掙錢少的一方傾向於將自己置身事外,在道理或情感上都是不可取的態度。
這不僅是因為,「家」是兩個人組建起來的——你把自己置身事外,那麼你還是不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在關係上來說,一來一往、互相給予扶持,哪怕你能給出的不多,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支持,這才是讓感情親密的訣竅。
最怕的是,有的家庭中男人的收入明明低於女人,卻依然不知道在其他方面幫助女人分擔壓力,還幻想着依靠傳統男權婚姻的模式享受自己「大少爺」的待遇,這樣的婚姻,不出問題才怪。
同樣,收入多的一方,也不該把自己當作這段關係的施予者。
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在一段關係中勢必有權力和話語權之爭,如果收入多的一方,僅僅因為自己賺錢多,就否定對方的一切,看不到對方的付出,這樣的婚姻和關係,也會陷入僵局。
很多人介意對方賺錢多,或者賺錢少,本質上是沒有把兩個人當作一個共同體,我們都知道,婚姻不僅是感情的共同體,也是經濟的共同體,只有在這兩個方面,都做到不分你我,彼此擔待,這樣的婚姻,才能持久幸福。
怎麼彌補收入差距帶來的壞影響
首先,你要考慮當初兩人為什麼會在一起,還不是因為愛嗎?
在韓劇《巴黎戀人》中,傻甜白的女主遇到多金的男主,在訂婚宴上她對着話筒說:
我並不是灰姑娘,只是深愛着一個男人的女孩罷了。我喜歡的人很有錢,但就像他的個子很高、唱歌很好聽、笑起來臉上有兩個酒窩一樣,這只不過是他眾多品行中的一個而已。
女主接受自己的出身,也同樣承認她深愛着那個有錢的男人,看似瑪麗蘇式的劇情,我們照樣可以從中體會到一種精髓:他有錢,這是他的特點,沒有什麼好介意的。
可能你們初相識時就知道雙方的經濟條件差距很大,但兩人都不介意,那麼後來為什麼會介意?
也許你在關係里感覺到了不平等,那不如體會是對方讓你覺得「高人一等」,還是你自覺得「低人一等」?
從這點來說,也許你有必要看到「我在哪裡」以及自己獨特的價值是什麼。
如果你們在一起之後,雙方的收入才拉開距離,那你們就要坦然承認自己因為收入差距而感受到的自卑、恐懼等,不要迴避或憋着不說,等出了問題再吵架,實際上吵架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要知道掙得多的人沒有錯,掙得少的人也沒有錯,這跟行業、領域等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沒必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其次,關係的實質是「一來一往」,付出也需要得到回應,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某一方就應該怎樣,也不要自動認為「我掙得少我就不必付出」。
這種「甩鍋」甩出去的,可是你對對方的愛,以及你自己的自我價值感。
收入少可以少付出一點,但不代表「沒有責任」。因為愛就體現在「付出」上,比如精力、注意力,以及金錢。否則就談不上愛。
第三,賺錢多的一方向另一方透漏自己的收支狀況,雙方達成共識管理好公共財產。
這一點很重要,比如留出教育基金,和應對意外事件的資金,讓財務狀況處於良性循環中,這樣就不會吵不該吵的架了。
朋友中有對夫妻,男的在車行賣車,年收入20多萬,女的是一家公司的文員,月工資三千多。
男的沒有上交錢的習慣,女的也不在乎,自己掙錢自己花,沒錢了伸手要並不覺得臉紅。按說這是他們慣有的相處模式,兩人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這也挺好的。
但有一次女孩兒和媽媽去旅遊,回來的路上遭遇車禍,兩人受傷都挺嚴重,男孩兒卻拿不出手術費,最後還是向親戚借了一些度過難關。
事後女孩兒對愛人不滿,覺得他收入那麼高,手術費的錢還需要向人借,莫不是他的錢都拿去給父母或者養情人了?
男孩兒也覺得很委屈,他心想房貸和車貸都是我在還,每年一兩次出國游也是我掏的錢,請朋友吃飯聚會還有給你買的名牌衣服,哪個不需要花錢?我只是沒有對你講過而已。
可想而知,錢多經不住「造」,而「造」的含意在於隨心而欲、沒有規劃。
當一方認定另一方「有錢」但另一方卻拿不出時,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他是不是有了外心」,這對感情的殺傷力非常大。
三毛和荷西曾經有一段十分有名的對話: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個有錢人。
三毛::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荷西:說來說去你還是要嫁有錢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時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飽的錢。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嗎?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對於一段關係來說,錢重要嗎?當然重要!
但在感情中,更重要的是,金錢不會是你吸引我的決定因素,同樣金錢也不是阻礙我們感情的原因,只有愛與不愛,才是最大的問題。
互動話題
你怎麼看待夫妻中,男的收入比女的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標籤:
評論列表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