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男人從小就被教育了要堅強,要獨立,要扛起身為男人的責任,不能哭,不能軟弱,男兒留血不流淚,喜怒不形於色,打掉牙往肚裡咽,否則就會被大家嘲笑,所以男人的童年都很痛苦,他們要追求女生,要學會面對常態的拒絕,從小就知道要靠自己養家,知道自己以後要扛起家庭的責任,無法依賴別人,雖然這些經歷痛苦,但卻能磨鍊出很好的品質。
而女生在這個年紀卻很難能體會到這些痛苦和困難,因為只有極少的女生從小會被這樣教育,所以身為女生可以依賴,可以被包容,可以不斷的被外界滿足,但好像很少被教育要自己滿足自己,很少被教育這是你自己的責任等等。
而在不同的文化教育環境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男性和女性必然對於安全感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我們都知道,「安全感」其實是一個很虛的東西,如果從心理學角度去說,我認為更可以把它比喻成,
「自我價值的認同感」。
男人從小被教育的頂天立地,凡事靠自己,所以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男人從小就被教育了,以這樣的一種思維去解決問題,「我必須要行,我不能不行,我沒有退路,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而這個思維最厲害的就是不斷的從自身去找原因,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做到的,知道什麼是自己無法控制的,是不斷自強的一種思維。
而女人大多數從小被教育了「不會沒關係,你還有爸爸,你還有媽媽,甚至是找個好男人嫁了就行」,這就導致了,很多女人會把困難外部化而變成藉口,很少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無法從自身去找原因,那就永遠無法解決問題,這是從小思維未被訓練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不會思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話,那麼他的自我認知,就很難發展起來,也會變得怨天尤人,把困難外部化,而不是去找解決辦法,那就只會不斷的發些負性情緒,可情緒發泄了,問題依然沒解決,那結果也自然不會變好。
所以,女人的不安全感到底來自哪裡呢?
上面的例子其實說的本質是:期望管理的問題,而期望的落差就會造成不安全感。
比如:
男生一開始都熱情體貼,一旦男生撤回付出,女生感受到了對方的期望落差,而又因為「缺少自我的價值認同感」。所以,你看這時絕大部分女生就會從外部找原因,覺得對方不重視自己,覺得對方要拋棄自己,就會沒有安全感。
而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則會認為,你對不對我好,那是你的事,和我沒關係,你不對我好,我就找其他人對我好,因為我值得被更好的對待。
這兩者思維有着很大的差異,而原因就在於「深深的自我價值認同感」,這些都是從小不同的教育方式下,不斷形成的「靠自己」和「靠他人」不同的兩種思維方式,這是一個人最根本的自我認知部分的理解。
其次,有的女生嘴裡說的安全感的含義是不同的,而安全感的背後則是:
需求。
比如,
有的人說是錢,是房子,是一個上進的男朋友,是信任感,是參與感,是專一感,是責任等等,這些統統都是,但都不全,因為這些說的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決定了,不同階層的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女生,不同的情感關係階段的安全感也是不同的。
我舉個例子你就能明白了,
比如,
一個北漂或南漂的人來說,常年被房東趕來趕去換房子,那麼有個房子,就是她在這個階段的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一個北漂或南漂的人來說,已經在大城市定居,可是沒有人可以依賴,沒有人可以照顧自己,那麼她這個階段,有個對象在自己生病的時候陪伴自己,就是他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一個已經結婚的人,如果另一半不讓自己去參與他的生活,不讓對方進入他的生活,兩人缺乏信任感,那麼這時參與感和被信任感則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等等。
我想,上面的三個例子,你已經明白了。
被信任,被依賴,被在乎,被重視,這些本就是身為一個人一定會有的內在需要,一點都不足為奇,每個人都會需要,而當這些基本的需要無法被滿足的時候,整個人就會陷入一個安全感缺失的狀態。
最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還與我們從小和父母的互動有關係。
我見過很多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他們在感情中總是不斷的處在安全感匱乏的階段,因為內心這個最根本的需求從小就從未被滿足過。
就像阿德勒說過,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迴避型依戀的人一旦被他人靠近,就渾身不自在,他們會覺得別人始終都會離開我,既然一定要分離,那就不如不靠近,通過這樣的行為來避免分離,他們就會想要逃離和他人的疏遠來藉此獲得安全感,這是他們從小在與父母的互動中習得的慣性相處方式;
而焦慮型依戀則和迴避型依戀恰好相反,他們需要通過不斷的與他人接近來獲得安全感,而且焦慮型依戀的人尤其喜歡試圖控制對方的一舉一動,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時刻確定對方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則能讓他感覺到自己被對方在意,被對方重視,一旦對方消失或者試圖脫離這種控制,那麼焦慮型依戀的一方就會開始不斷的指責,責怪對方想要拋棄自己。
焦慮型依戀的人需要通過他人不斷的獲得外界的確定感,來增強自己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無法被他們從自身內部獲得,來自我滿足,所以和這類人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通常會讓人有一種窒息感。
而焦慮型依戀的人,如果自身戀愛經驗少,缺乏安全感,則很喜歡被對方控制,因為被管這件事的反面就是,覺得他很在意我,重視我,在乎我,管的這行滿足了這個內心的需要,滿足了內心的安全感。
無論是迴避型依戀,還是焦慮型依戀,他們的安全感都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需要。
所以,
不同的人他們需要的安全感是不同的,處在不同的情感關係階段里的人,他們需要的安全感也是不同的,安全感的核心就是當事人不同的心理需求。
>
標籤: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求助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求助